“陛下放心,6大品類,43小類,臣都有一一過問,確保沒有短板。技工招募、機器推廣,臣也祭出了懸賞制度。”
“人才是關鍵!一定要重視發明,銀子和官爵都可以給,讓世人看到榜樣。”
杜仁點頭,突然說道:
“陛下,臣有個想法。”
“講。”
“朝廷如今籠絡了一些高明工匠,可臣擔心這些匠官無法融入文官主流,又或者被排擠,被同化污染。”
“你的意思是?”
“臣想單獨成立一個科學院。若有不愿躋身文官、笨拙直憨之人可掛官員待遇在院中鉆研。或許對彼此都好。”
李郁笑了:
“寡人準了,伱去辦吧。”
……
杜仁松了一口氣,又想起來一人,說道:
“陛下容稟,有位略有薄名年輕大夫,其人以廉價成藥出名,省略了開方抓藥煎藥的環節。大戶人家看不上,但頗受中小戶百姓的推崇。”
“哦?此人何名?什么來歷?”
“吳敖,籍貫江蘇,乃一不知名破落文人吳敬梓之孫。此人診療理念特殊,在吳門醫派中是個異類。”
“此人性情如何?”
“臣觀此人入仕之心炙熱。”
“不怕有野心,就怕他沒有相匹配的實力。”李郁頗為興奮,“你安排一下,讓他過兩日來見寡人。”
“是。”
杜仁還是很懂陛下的。
他早就猜到此人的診療理念符合陛下的理念。
……
18世紀,
能吃飽飯就算是幸福人生了。
生了病還能正經抓藥看病的,那絕對是殷實之家。
名醫只坐堂,輕易不出診。
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都是全科大夫,可以看人,可以看牲畜,還可以看風水。
還兼職寫家書,讀書信,取名字。
業務十分廣泛。
毫不夸張的說,江湖郎中和各路神婆撐起了民間診療的大半個天,膏藥和香灰就是最好的安慰劑。
李郁想,小小的改變一下現狀。
……
太監弄。
因明朝太監在此居住收稅而得名。
李郁一眼就看到弄堂頭新修的茅廁,門口鋪了一層厚厚的煤渣,防止積水無法通過。
左邊為男,右邊為女。
沒一會,司馬尚來了。
“拜見陛下,萬歲萬萬歲。”
杜仁趕緊亮明來意:
“司馬尚,陛下來視察你的工作了。”
“是。”
司馬尚定定心神,開始述職。
不愧為兩榜進士出身,說話很有條理。
“臣雙管齊下,宣教和法令齊行。”
“每日清晨,各戶馬桶集中清運出城,由府衙雇傭外地流民負責清運出城集中清洗。”
“府衙和城外的幾十戶農戶達成協議,他們每3日撐船入城一次,清理茅廁去做農家肥。府衙不收他們一文錢,但也不給他們一文錢。”
“臣令人在各巷口貼出吳門醫派諸位名醫的聯名告示,告知百姓馬桶入河清洗乃百病之源,在河里洗馬桶不止禍害自己,還禍害全城。”
“凡有違令者罰做苦役半年,全家清運馬桶。”
……
司馬尚繼續小心說道:
“不喝生水這件事比較難管。臣思來想去,陛下請看。”
走了幾步,
見一面墻上,用白石灰水刷了標語:
“喝熟水能長壽,喝熟水能壯楊。”
“喝熟水每天多掏1文錢買煤,喝生水每年多掏1000文錢買藥。”
“喝熟水代表富裕,喝生水代表窮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