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少尉叩門,低聲道:
“總指揮,韶州府百姓又來給咱們送情報了。”
苗有林搓著自己的臉皮,語氣糾結:
“知道了,你接待吧。注意,不要透露我們的用兵安排。”
熱情!
客家百姓太熱情了!
又是主動投軍!
又是主動遞送清軍情報,包括韶州府清軍動向,兵力大概規模,城防長幾何,護城河寬幾許,守城官佐信息,韶關至廣州的道路情況,零零總總。
經過斥候驗證,情報基本準確。
……
苗有林自言自語:
“他娘的,要是廣東沒有土客之爭該多好啊,老子振臂一呼,粵人應者如云。”
突然有人叩門,
“進來。”
“總指揮,新兵到了。”
“知道了,下午我會去視察。”
苗有林抬頭,望著踟躕不愿離開的上尉軍法官,疑惑的問道:
“薛辰,你還有什么事嗎?”
“屬下有個推測,不吐不快。”
“講!”
“韶州府客家人積極提供情報,非完全自發,幕后很可能有人組織籌劃。”
“嗯?”
“例如守城官佐信息,百姓從何得知?但對于士紳階層就不是秘密。”
苗有林一愣,如夢初醒:
“你是說,客家人的首領在提供情報的同時,也在試探我們的傾向?”
軍法官沉默的點點頭。
隨即敬禮,退出屋子。
……
鶴山縣,隸屬于肇慶府。
經歷了明末清初的殘酷拉鋸戰爭,本地的廣府人口銳減。
后來,清廷坐穩了天下,曾多次遷惠州、嘉應州的客家人至此安居耕種。
慢慢的,鶴山縣形成了土客雜居。
康熙年間,基本相安無事。
乾隆年間,兩方齟齬突生。原因很簡單——搶奪田地水源!
豐塘村,
客家人首領呂大有、曾懷古倆人對坐猛抽水煙。
屋里煙霧繚繞,十分嗆人。
“怎么辦?”
“不知道。”
屋內重新陷入了沉默。
……
最近,
鶴山縣衙派人挨個通知各客家村寨——禁止修筑圍屋。
現有圍屋只許留下1處,其余限期拆毀,若是30天后還未拆毀,縣衙將予以重罰。
身材魁梧的呂大有放下水煙,冒出一句:
“我覺得不能拆。”
“縣衙那邊怎么辦?”
“大家湊點銀子,塞給胥吏。能拖一時是一時,世道不太平,沒了圍屋,豐塘村就得任人宰割~”
曾懷古突然壓低聲音,說道:
“陳家村在搞團練!”
呂大有眼神里閃過一絲無奈:
“我知道。”
……
陳家村和豐塘村就隔著一條河,村民全是廣府人。
聽村里的老人說,康雍年間,兩村關系還可以,偶爾還有通婚。
可自從自己記事時起,兩村關系越來越差。
陳家村不再將多余土地給豐塘村民佃種,而且要求贖買原先賣給豐塘村的幾十畝水澆地。
人丁滋生,人均田地變少,是交惡的根本原因。
但這恰恰是最無解的~
誰都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