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特先生的毅力令人佩服!威廉,你的才能和其相比如何?”
威廉認真思考了一會,
答道:
“我不如他!”
“為何?”
“我出身倫敦富裕中產家庭,從小接受了最系統最完善的教育,故而能夠進入牛津大學攻讀機械。”
“嗯,臣子們稱贊你的微積分課程很有條理。”
“這得感謝牛頓爵士!”
李郁饒有興趣,追問:
“寡人記得你還兼了倫敦機械協會的副會長?”
“本協會有21位副會長、15位理事長,以及100多位會員。作為副會長,我每年需要自愿繳納10英鎊的會費。”
此時,
倫敦的一戶中產家庭年收入大概在50磅到100磅。
所以,10磅會費挺可觀。
……
威廉的臉上全是坦蕩:陛下,您看我真誠否?
李郁忍不住哈哈大笑。
覺得眼前這位也是個妙人,可用!
遂收斂笑容,
問道:
“寡人欲在皇家科學院議嗎?”
“5天!5天之后,我會拿出一份完整的方案。”
……
李郁依舊沒忘了畫餅。
鄭重其事:
“寡人認為你應取得更大的成就,比肩牛頓爵士或許有難度,但超過萊布尼茨問題不大。”
威廉狂喜,
謙卑屈膝,親口勿了李郁的軍靴。
這代表臣服。
他如此謙卑,
是因為停泊金山衛的一艘快剪船帶來了倫敦的最新消息。
副使斯當東由于開拓有功,被國王陛下冊封為子爵。
使團其余主要成員也獲得了極其耀眼的晉升。
就連不幸死掉的馬嘎爾尼也獲得了極其罕見的死后哀榮,子嗣因此獲得了世襲貴族頭銜。
……
18世紀,是貴族的時代。
國王對于冊封貴族十分謹慎,甚至可以說是吝嗇。
開拓東方的功勞太耀眼。
故而,
國王和議會才會如此慷慨。
翻譯洪任輝被任命為東印度公司大班。
雖無貴族頭銜,但肥的流油。
5年任職所得,回到倫敦就能購買郊區土地建起城堡,吃喝玩樂到老死。
2位負責護航的艦長也獲得了越級晉升,一位進入了海軍部擔任要員,一位重返南洋成為殖民地要員。
這一切都表明,
國王和唐寧街極其重視對東方的外交~
就連牛頓這樣的曠世奇才在研究科學之余,都積極的要求進步,和國王打成一片~
我,
威廉,
區區一位靠10磅會費維持副會長頭銜的海外殖民地普通人才,憑什么不削尖腦袋往里面鉆?
……
世人對西方有個誤區。
以為科學家、富商是歐洲人追求的唯二職業成就。
實際上,
應該是:
官僚、富商、科學家。
這3者并不是涇渭分明的,多數時候可以跨界。
幾百年后的江浙滬,
民間百姓的職業理念也差不多,普遍認為這3項都屬于個人職業成就的高峰,且排名不分先后。
其他地區的百姓也也認可這3項,但認為以上排名不可顛倒~
也有小部分區域的理念有較大差異。
例如,
直隸地區,只認第一項。
閩(南)粵(東、南)只認第二項。
……
拋開狹隘的、無聊的觀念,高屋建瓴的去看待地區文化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