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簡單的生意,背后都不簡單。
……
村民們也知足。
出一份力,就能拿一份現錢。婦人和老人都能跟著分杯羹,簡直太美好了。
干上幾年,就能蓋一間瓦屋了。
多好的世道啊~
不過在第4個月,礦坑坍塌一處,2人死亡1人受傷。
按照規章,給予家屬撫恤銀25兩。
此外,趙上元以個人名義各添了10兩,又說服眾人從盈余資金里拿出了10兩。
如此,
一條人命就是45兩。
家屬情緒穩定。
這世上的一切皆有價碼,人命也不例外。
事故沒有嚇倒村民們。
相反,加固后的礦坑四面開花。窮,比死亡可怕100倍。
……
趙上元欣喜若狂,他終于發掘了一片藍海。為了做大做強,他在多次拜訪四海金融府城分號的老鄉經理之后,煤礦多了個有力合伙人。
小礦生意四處開花。
一次,
倆人在酒酣臉熱之后,私下感慨:
河南、河北、山東、江蘇都不是產煤大省,但都有不少聰明人因為挖礦發財了,他們甚至將煤球生意通過大運河水運成功地做到了鄰縣、鄰州、鄰府。
山西雖好,奈何存煤太多。
村村都有,就沒有銷路。
老鄉們也不是沒想過把煤球賣出省,可高企的交通成本令人絕望,不具備價格優勢。
不過,豐富的經商經驗卻催生了一大批南下的褡褳晉商。
……
在李郁的鼓勵之下,帝國的采礦業迎來了一波前所未有的野蠻發展。
膽大包天的人吃的腦滿腸肥。
手眼通天的人吃的嘴角流油。
信息靈通的人吃的溝平壑滿。
山西商人和浙江商人在這一波跑馬圈地運動中收益最大。
前者白手起家,靠膽子大、信息差。
后者優勢更大,資金信息人脈都有優勢。
如果不是吳廷旨意嚴厲,村辦煤礦不可以繞開當地人的話,這事就變味了。
效果是顯著的。
凡產煤地,農夫每年能多收個七八兩。
外地的“野心礦商”賺的更多。山西和浙江兩省出現了大批千元戶群體。在這個時代,妥妥的中產向上。
……
浙江人熱衷于互相提攜。
一人吃肉,全村喝湯。
一人發財,家族全來。
短短1年,根據不完全統計,煤炭增量超過了過去5年的產量。
駐廠稅務專員可以證明,大型鐵制品工廠的煤爐產線加班加點的干。與煤球配套的生鐵煤爐,總是脫銷。
每賣出一個煤爐,就說明帝國有一戶家庭用上了煤球。
文明之光,沐浴大地。
按照這個趨勢~
三五年之后,燃料革命可以宣布取得了初步勝利。
帝國境內,
有條件燒煤的群體一網打盡。
沒條件燒煤的群體,短期之內也無需再琢磨了!沒錢,無解~
……
李郁想得開,他沒有道德潔癖,從不追求百分百完美。
身為封建帝王~
進度表30%就是合格,40%是優秀,60%是完美圣人。
若是90%,可以擇日加冕郁皇大帝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