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各國移民無法形成一個整體。例如,讓廣府移民和客家移民在安南共存,讓潮汕人和湖南人在暹羅共存,讓流放旗人余孽和漢民在湄公河平原共存,讓阿桂部和廣西人在緬地共存。”
“必要時,授意帝國的巨商聯手,用經濟手段打垮殖民地崛起的任何經濟產業。”
“禁止巨商家族在南洋生根發芽。”
“帝國的各個勛貴家族出一二分支血脈扎根南洋,內外牽制。”
一條條策略狠辣刁毒。
全部實施的話,帝國周邊將無一國可享安寧。
……
總之,
吳廷的大臣們對于殖民地早晚會誕生的獨立意識、自我意識有足夠的清醒認知。
李郁啞然失笑。
原來這幫儒生啥都懂,只是裝作不懂罷了。
封建帝王不愛搞殖民是擔心被反噬,所以寧可不要殖民地資源,也不能留下隱患。
儒生們是帝王的嘴替。
儒生們或許是對的。
如果李郁一心想做個封建大帝的話,也不能開啟殖民的大門。
李郁望著屋內這一群“不憚以最大惡意琢磨別人”的江南籍重臣們,突然想到,魯迅先生誕生在這片土地上或許不是意外。
……
更有教育大臣吳敖突然冒出一句:
“臣,覺得教育也是可以出海的。”
眾人直勾勾望著他。
吳敖顯然早有準備:
“讓保護國上層子弟來蘇進修是對的,但臣認為還不夠,還可以在當地開設漢語學校,針對中下層子弟,培養殖民地本土精英。”
李郁笑了。
“寡人準了,150萬兩經費分5年給。你去找財神爺批。”
胡雪余連忙拱手:
“部里一定擠出經費,再窮不能窮教育。”
說完。
眾人眼神古怪。
李郁也瞅了一眼這家伙,心想你莫不是在諷刺寡人?
……
教育大臣吳敖終于抓住了機會,輕聲道:
“陛下,如今各部經費年年攀升,唯獨我教育衛生經費停滯不前,臣舉步維艱。”
李郁靠著椅背,舒出一口氣:
“寡人理解你的難處。從今年開始,給你增加300萬兩教育年度預算,100萬兩衛生經費,引為成例。”
“請問陛下,增加的教育經費是用在基層學校還是高等學校?”
“投入到基層學校吧。收7歲以下孩童,多多考試,選拔優秀生,給其發放全額獎學金繼續向上攻讀。”
吳敖很詫異的拱手。
“陛下仁慈。”
眾人心中了然。
……
李郁順便就多講了一些關于教育和人才的措施。
“帝國要騰飛,就需要普及教育,普及文化。今后逐年擴大基礎教育,爭取在六到十年之內,催生一兩千萬識文斷字的年輕人。”
“職業教育也要搞,例如廣西云南的少年軍校,各大重工的廠辦學校,部分衙署的直屬專業學校,盡量讓專業的人來搞職業學校。”
“至于說高端人才,寡人在去年的書信里已授意駐歐全權使節賈笑真重金招攬。”
杜仁忍不住問道:
“陛下,外國的科學家能為我們所用嗎?”
李郁笑了:
“科學家也是人,寡人給他們提供優厚的薪水、優越的環境,他們為什么不來?”
……
范京突然問道:
“陛下,若是我們自行培養呢?”
李郁望了他一眼,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