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上面還有輕拿輕放等幾個字,畫了個白骨頭以做警示。
“現在每月產顆粒火藥兩萬斤,影響咱們的產量的,不是人手,就是硝。”
許顧向趙與芮匯報,他們人手足夠,但是硝不夠。
硝在南宋和硫磺一樣,也算管控物資,重要的產地,都在官府控制下,流向市面上的硝還是比較少,然后主要的進口地是南洋包括交趾、占城、真臘等地。
趙與芮聽罷沒有在意,因為以后大食和波斯等地也會運來,到時就可以提升產量。
他今天主要來就是看看工人們生活怎么樣,精神狀態怎么樣,以他的經驗來看,如果島上有壓迫和剝削,那肯定會影響他的大事,甚至島上的穩定。
好在一路過來,都能看到島民們安居樂業,不管是工匠還是家屬,不管是婦人還是老者或少年,精神狀態都不錯。
離開山洞倉庫后,他隨機問了一些做事的少年和婦人們,問他們伙食怎么樣,工作累不輕。
大伙不認識趙與芮,但知道這是濟州島最大的嚴掌柜,紛紛都說不錯。
這邊趙與芮包吃包喝,又不用他們種田,孩子們還能讀書識字,這種生活在南宋已經算是相當不錯。
除了建筑戶和部份工匠們是主要的體力活動,像燒炭和制火藥都比較輕松,百姓們相當滿意現在的狀態。
但趙與芮發現很多人衣服比較陳舊,沒辦法,他現在島上還沒有建成自己的織衣廠,只有甲衣廠,主要是制作軍用衣甲的。
好在濟州島天氣不錯,倒也不用怕被凍著。
趙與芮每年從高麗交易得到大量的布,便打算今年留下幾萬匹,為島民們制作一批新衣,但這事不能給自己辦,要交到江南一些織衣大商戶手上干,雖然需要花點錢,但形成供應鏈后,可以拉攏一批重要的商戶。
這些衣服再拿到島上來賣,還可以把發出的工錢,再回收部份。
趙與芮在島上大量發工錢,還吃喝,不計成本的投入下去,百姓們手上的錢會越來越多。
通常一個人錢多了,用不完,就會用各種稀奇古怪的想法出來。
所以為了穩定也好,為了回收銅錢也好,趙與芮在島上多處開了商鋪。
商鋪里主要售賣雪糖、茶葉、綢鍛、低級香料等普通百姓平時接觸和消費不起的商品,但在島上的價格比在南宋低很多,這樣能有效的回收百姓們手上多余的錢。
很快島上的百姓們會發現,如果和普通人一樣生活,在島上會過的很富足,但是想享受高檔物資,就得好好認真多干活,得到獎勵。
上島第一天,趙與芮看了好多地方,晚上招來魏近思、陳小刀、劉新、嚴英等一批負責人,一起吃了頓飯,還給了魏近思一個任務,今明兩年,島上出身魏王府的負責人,都要爭取先取個小娘子,盡量先從自己人的親屬中聯姻,其次選擇島上重要匠戶家屬聯姻。
第二天趙與芮起床后,又開始馬不停蹄全島跑。
上午還是在匠作局這邊,先看了造炮。
這邊用的失蠟法,通體澆鑄,按趙與芮要求,造了鐵炮和銅炮和鋼炮。
銅炮直接用日本運過來的生銅再鍛造,比鐵炮耐用,就是有點貴。
其中鐵炮有三種型號五種炮,分別是三百五十斤重炮,長一米二十,圍二十,內徑十一,倍徑約十二。
因為都是通體澆鑄,所以內壁不用像明朝時的火炮那么厚重,降低了火炮整體重量,卻沒降低耐用性。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