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與芮這邊工匠極多,而且從信州礦場出來時的鐵料,大部份是精純的熟鐵,所以他為了以后做火銃,正在屯集百煉精鋼。
匠作局劉福這時對趙與芮道,現在這邊每月產重炮十門用實心彈和霰彈各五門,中型炮十門用實心彈和霰彈各五門,輕型炮十五門鐵、銅、鋼各五門,同時能儲存精鋼一千斤。
“每月產炮三十五門,精鋼一千斤”趙與芮顯然對這產量并不是很滿意。
來到定海快一年半,占了濟州島也快一年,他到處收集工匠,島上工匠戶過千,幫忙的人員也有數千,但島上到處用工,確實現在忙不過來。
濟州島是他的大后方,大工廠,趙與芮以工廠模式管理,全員管吃喝住行,投入巨大,這樣的產量肯定不是他能接受的。
還得再多招募些工匠和人口來。
當然,等島上大部份基建完成,建筑完成,他可以慢慢多出很多人手。
“讓火器匠們多想想辦法,如何提高射程和威力,還要保證火炮的耐久度,誰能想到辦法,或有重大發明,給重賞,賞錢,賞田,賞房子,表現特優異的,本王可幫其本人或親人,在朝廷買官出錢。”
趙與芮這番話說出來,圍在趙與芮身邊的一波工匠們臉色大變,驚喜交加。
古代誰不想當官,兩宋還能光明正大的買官。
但這官價高啊,定海縣九品官都要十幾萬貫,一般人哪買的起。
現在趙與芮說誰有重大表現和發明,他可以出錢幫忙買官。
他們自己想當官也行,兒子想當官也行,都有趙與芮出錢。
但魏王肯出錢,大伙還是相當興奮,紛紛想著什么才叫重大的發明。
“敢問魏王,什么才叫重大的發明”這時有個青年工匠直接問道。
這工匠是趙與芮從福建招募的,說話一般人還真聽不懂,要多聽幾遍,好在趙與芮還能唱閩南語歌,當然沒什么問題。
“重大的改進和進步。”
“比如兵器器甲的防護力提升,重量下降。”
“火炮射程高,射速提升,裝置簡易、耐用度提升”
“船的速度快了,載重高了,等等”
趙與芮的話鼓勵了大伙的創新和改進,為匠作局以后層出不窮的改良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當然,有獎就有罰,所有甲具也好,兵器也好,火器也好,船車也好,只要造的不合格,質量差,都會受罰。
像重要的火炮、衣甲上面都會有編號,編號代表了工匠是誰,一旦出現問題,就叫要追究相關工匠責任。
從火器局出來后,趙與芮接著來到甲衣局。
這邊是打造衣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