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曹友聞才十九歲,年紀和趙與芮相仿,沒想到皇帝專門召見了他,曹友聞十分激動,暗暗發誓要好好孝忠皇帝陛下。
一行人直入匠作局試兵場,現場已經布置好很多東西,有大量匠作局官吏在。
這些官吏在以前都是正經的朝廷官員,但趙與芮登基后,匠作局的官員,基本都是工匠晉升,因為現在工匠全是吏。
這叫用專業的人管專業的事。
并優先選用識字和技術較高的工匠,在這種提拔機制下,很多工匠也開始學識字,或讓兒女們們識字讀書,希望將來也能當官。
看到皇帝來了,大伙紛紛涌上,想拜見皇帝。
不料皇帝大手一揮“都免禮,閑話少說,直接開始。”
很多工匠官員都是濟州島過來的,也知道皇帝什么性格。
匠作局郎官劉福也不多說,立刻揮手。
李平豹也同時揮手,上來幾個軍士。
前面放著一個假人,劉福道,假人身上的步人甲是最新打造的,重四十斤比孟珙提議的三十八斤還多了兩斤,加厚了頭正面和肩膀,還按皇帝要求,制了面具。
趙與芮看過孟珙的信,宋軍和蒙軍對射時,臉部是第一個要害,被射中就要命,即使當場不死,事后也很危險。
于是他想到西方的包住整個臉的鐵面甲。
他讓工匠局添加步兵護面片。
孟珙當時提議增加到三十八斤,現在趙與芮改為四十斤,這兩斤就是加在臉部的。
劉福介紹的時候,趙與芮面前有一大排桌子,上面放著各種甲具。
牛寶率先遞過來一個頭盔和護面片。
趙與芮把頭盔拿起來,非常沉,估計有五六斤重。
他戴到頭上后都感覺沉甸甸的,昏沉沉的。
葫蘆河大戰中,宋軍有些頭盔也被射穿,但傷勢基本不大,一般身在側面會被滑彈開,主要眉心往上這部位很容易被射進去,所以加了斜角和厚度,這樣箭支射到斜角也容易被滑開。
而斜角正好用來搭扣護面片。
護面片只露出兩只眼,平時可以不帶,戰時扣在頭盔上,只露出兩只眼。
當然,蒙軍箭術比較厲害,這要再被射中眼睛,那真是運氣不好,也沒辦法,趙與芮反正是為宋軍想到所有能保護他們的辦法。
護面片重兩斤多,正面厚,側面薄,通體澆鑄而成,射到側面可能滑開,但射到正面就看運氣。
劉福道,工匠局已經試射過,如果是重箭加八斗弓,五十步內射在正面,還是會穿過去。
但護面片不能再加重,再加重配戴者受不了,頭臉部太沉了。
“葫蘆河大戰來看,蒙軍不是個個八斗弓,也不是個個用重箭,當時尸體三百零六具”李平豹用數據向皇帝匯報。
蒙軍尸體二十三具,其余皆是契丹人,用重箭者,四十六人,蒙軍較多,契丹也有。
另用七斗弓占三成,八斗弓約七成,一石及以上弓,十八人。
就在李平豹說話的同時。
崩,前面軍士一箭射出。
第一箭平射,正中頭盔正面臉部位置。
靶子一陣晃動,箭入鐵甲。
不一會,有人把鐵甲拿到皇帝趙與芮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