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標槍”
李平豹嘴巴張了下,想說是長短槍,但還是沒說,陛下說標槍就是標槍了,以后大宋這邊,就叫標槍。
“咱們可以學著打造,給神臂弓手用,前排長槍兵,可以隨身帶兩桿,應該比短刀好用。”
神臂弓手手臂力量大,用來扔標槍正好。
每人隨身帶五六桿,蒙軍沖鋒上陣前時,就可以扔。
你射一弓要十秒左右,但是扔五六桿標槍,可用不了多久。
“陛下圣明,可讓神臂弓手學習擲用。”李平豹趕緊拍個馬屁。
“這玩意不難,練練就行。”趙與芮拿起一標長槍,身體微微往后側斜,接著兩步助跑,扭身甩胯彎腰,手臂一揚。
嗖,那長槍飛出去約四十多步后,撲哧,扎在地上。
“好。”四周一片叫好聲,很多人還是比較意外。
皇帝看起來瘦瘦的,沒想到能扔這么遠。
趙與芮洋洋得意,心想老子還是有點水平的。
接著他看到蒙軍盾牌。
蒙軍盾牌也是五花八門,有防牌,以革編條,否則以柳,闊三十寸,而長則倍于闊之半。
有團牌,特前鋒臂之,下馬而射,專為破敵之用。
有鐵團牌,以代兜黎,取其入陣轉旋之便。
有拐子牌,為攻城避炮之具。
第一種是革編的小圓盾,遠距離防箭可以,近距離很容易被射穿。
團牌比較小,可綁在手臂上,專門用來防箭。
沖鋒時,蒙軍會舉起手臂上的團牌護頭部,也有一定作用。
趙與芮每看一樣,邊上就有李平豹向他解說,其實這些孟珙都在信中提過,但趙與芮還是聽的津津有味。
他越看也越佩服蒙軍,蒙軍的裝備多樣化,很多都是蒙軍自己想出來的,總之都是為了提升戰斗力,巔峰期的蒙軍,確實比較猛,不過你們遇到我趙與芮,也只能跪了。
而能這么研究蒙軍的,也只有他趙與芮。
這時李平豹拿起蒙軍的骨朵等近戰兵器遞到趙與芮手上。
蒙軍近戰有骨朵、破甲斧,都是手扔的兵器,加上長短槍,兩軍交陣時,都會找機會扔過來。
很多還帶著套馬索,套馬索這玩意,基本是從蒙古人身上搜到的,契丹人似乎已經遺忘,用的不多。
趙與芮還看到有少量的旗,蒙軍中背上負旗的都是中級軍官,通常可以在戰場上做為指示來用。
他們平時是卷著的,遇到激戰打不開局面時,會展開,通常展開,就代表著要強攻,不惜代價的強攻。
“每大酋頭項各有一旗,只一面而已,以次人不許置,常卷常堰,凡遇督戰,才舒即卷。”
趙與芮看過全套蒙軍的裝備,心中也有點數了,蒙軍裝備多而雜,有些實用性較強,有些一般般。
“長短槍,短斧我們可以學習,改用標槍和短刀。”趙與芮這時道“以后凡與金蒙交戰,戰后都要收集他們裝備,有用的可以學習,師夷長技以制夷。”
“陛下英明。”李平豹等趕緊又拍一波。
“陛下看他們重箭。”劉福等皇帝說完,遞上蒙軍重箭。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