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還有人示范了釘到地上。
一個兵士雙手緊握槍身,另一個兵士拿著大錘,幾下就錘到地下。
連錘兩個之后,用根麻繩連接起來,一個簡易的拌馬索就成功了。
“章丘之戰,我軍鐵釘長不過十寸三十三厘米,釘到地下后,蒙軍重騎沖進來,基本馬倒,鐵釘倒。”
“還好弄了多層,這才稍有效果。”
劉福說的是章丘之戰,孛里海重騎兵沖宋軍大陣時,當時宋軍用的鐵釘才三十多厘米,釘到地下約十厘米,露出在外面二十左右。
絆馬索不夠高,也不夠緊實。
重騎兵撞上去,會把鐵釘也帶出來,或帶倒。
當時宋軍一道一道,弄了幾十道,這才限制了重騎的沖擊。
現在改造的這長一米,如果能釘到地下二十甚至三十厘米,那就非常牢固。
而且絆馬索可以弄的比較高,戰時只需幾道,足以建成有效的防線。
這種絆馬索非常簡單,即使在草原上,遇到大股敵軍騎兵,現場就釘也來的及。
但就怕遇到山石地,沙礫地,就不好釘進去了。
好在宋軍有馬車配合,以馬車為一道,絆馬索在后,配以霰彈炮,弓弩手,趙與芮可以想像了某個畫面。
對方騎兵猛沖,我軍步營讓出通道,對方一沖進來,就見地上全是絆馬索,前面全是馬車墻,墻后是霰彈炮,還有弓弩手和長槍兵。
沖進來多少,死多少啊。
就現在這樣的配置,防守是沒什么問題。
再不行,馬車里還能裝大量火藥,敵軍若進攻太猛,第一道防線防不住,還能引爆馬車中的火藥。
總之趙與芮認為,現在陣地防守戰,蒙軍也好,金兵也好,這世界沒人能對付得了宋軍。
宋軍的關鍵還是騎兵太少,無法追擊,擴大戰果。
從太祖建國開始就是這樣,宋軍打十次勝仗,消滅的敵軍,不如自己輸一次死的人多。
騎兵少,騎射差,對付蒙古,金,遼這樣的民族,相當無力。
章丘之戰也是如此,石天祿帶來兩萬騎兵,最后還是帶著一萬六七千騎全身而退。
打不過宋軍,他們就跑。
此時一直跟著趙與芮的道李平豹沉聲道“想要取得大勝,甚至全殲,還得要騎兵。”
說罷他抬頭看向遠處。
趙與芮隨著李平豹的目光看去,應該是濟州方向。
那是趙與芮養馬和訓練騎兵的地方。
在李平豹眼里,將來和蒙古人在野外干仗,還得靠騎兵。
趙與芮卻不是這么想。
訓練騎兵不是幾年能速成的,或許改良火器,比訓練騎兵更有效,總之這兩手都要抓,一邊訓練騎兵,一邊改良火器。
這時趙與芮想到自己知識有限,忍不住想,能不能現在來聲,叮恭喜你成功登基三年,穩固皇位,開啟系統,獎勵你一本百科全書,想造啥就造啥。
“陛下,陛下”他正想入非非,身邊劉福等人都在奇怪的看著他。
原來他已經站原地好久沒說話,大伙都不知發生了什么。
“哦。”趙與芮尷尬笑笑,脫口道“大伙別慌,沒有系統,咱們照樣吊打蒙古。”
“”眾人。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