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切都看起來很完美,但如果采用耶律楚材的方式,建立高效集權的中樞正府,蒙古可以得到更多的稅賦,更多的兵員,更大的權力。
毫無疑問,耶律楚材的建議相當好,在原本的歷史上,他也多次勸阻幾個大汗和各位皇子,盡快完善這個強大的國家系統。
但他的建議顯然損害了所有蒙古高層貴族的利益。
西夏被封給闊端,西遼是察合臺的,草原上還有拔都的,斡陳那顏的,將來還會有今天在場的闊出的,合丹的。
大伙封地還沒有封起來呢,你就這么干,我們以后還怎么拿好處
所以耶律楚材這個提議出來后,別說斡陳那顏這個現在有封地的,就是闊出和合丹這兩位暫時還沒有封地的小王子也是臉色青黑,難看的要命。
按耶律楚材這說法,以后蒙古中樞在各地全設課稅使和地方官員,用來管理和征收稅賦,還能征召兵員,這讓這些宗室王子們怎么接受
這不等于是削蕃了
“萬萬不可。”斡陳那顏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他看窩闊臺有意動的表情,立刻跳出來反對。
然后大聲喝斥耶律楚材,這不是挑撥蒙古人內斗其心可誅。
又說,大汗成吉思汗把阿力麻里西遼所屬賜給合汗的哥哥察合臺為封地,你要合汗在哥哥封地收稅和征兵,這不是挑撥兄弟關系嗎
窩闊臺聞言微微一愣,他心里想這么干嘛
我感覺窩闊臺肯定是想這么干的。
但現在這種情況,他剛登汗位沒幾年,連年打仗又全失利,所以肯定不敢這么干。
耶律楚材的建議是不錯,但不能操之過急,如果能和宋朝講和,雙方幾十年不動兵,窩闊臺逐步完善制度,學習中原王朝,用幾十年時間,還是可以做到,但將來的四大汗國會不會還有這么大,能傳承幾百年可就不一定。
蒙古的這種分封制,有壞處,也有益處。
窩闊臺聽完之后,終于揮了揮手“此事容后再議,當務之急還是先要對付宋人。”
完善國家統治的事,以后再說吧,還是先說對付宋人的事。
當然,耶律楚材剛才給了兩策,現場諸貴族也在分別考慮這兩策的效果和實行難易度。
當初打金國,蒙軍三路出兵,前后動員了近五十多萬大軍,最后還是失敗而回。
如果打體量比金國更大的宋國,軍事實力也超過金國的宋軍,顯然需要更多的兵馬。
也就是如耶律楚材所說,還要從西面,北方,西遼、西夏,甚至漠北等地,征招更多的兵馬,最好能有百萬大軍,分幾路出發。
但這么干的話,又很容易影響到蒙古在其他地方的統治。
耶律楚材聽窩闊臺說要先對付宋人,當下也不再出聲,先退到一邊。
他是不希望現在和宋朝全面開戰的,蒙古人應該先鞏固北方的統治,在北方休養生息,繁衍人口,如果能和金國一樣統治北方五十年或一百年之久,百年之后,耶律楚材有信心,僅北方就能動員百萬大軍,完全不需要蒙古人,就可以用漢人來打漢人。
現在的蒙古看起來很強橫,但沒有對地方形成牢固的統治,如果一直打勝仗還好,一旦被打敗了,立刻就可能滾回草原。
耶律楚材退下后,其他貴族也沒有出聲。
窩闊臺這時緩緩道“現在是宋軍咄咄逼人,不但在中原戰場陰我們,還在高麗伏擊我軍。”
“是戰是和,有時候不一定是我們說了算,或許我們想和,別人未必愿意。”
這話說出來有點喪氣,因為自成吉思汗以來,從來只有大蒙古逼和別人,沒有誰能讓蒙古提出議和的事情。
現場諸多貴族聽的眉頭緊鎖,感覺窩闊臺完全沒有成吉思汗的霸氣。
這會要是成吉思汗還活著會怎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