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屯放在當地糧倉中,也有給當地駐軍和官員自用。
但屯在糧倉中有多少是真,這是歷古朝代都得考究的事。
去年八月,揚州有新建不到一年的大糧倉發生火災,事后說是燒損糧食,絲絹等物,折合糧價約值三十萬石,震驚朝野。
但趙與芮并沒說什么,今年初,廣東某地又有糧倉起火,損失以十萬石計。
趙與芮真是怒了。
不過當時正蒙古大戰,他也顧不得這些事,現在與蒙古議和,終于要下重手。
當初趙與芮也考慮過會燒糧的事,所以很多地方的糧倉是隔開的。
最大的糧倉也就存一萬石,小的只有一千石,同一個地方,可能是諸多糧倉相鄰在一起。
你怎么可能一燒就燒三十萬石
這么巧三十個糧倉同時起火
而揚州那邊的糧倉也沒有全部是一萬石的大糧倉。
十月初八,皇城司提舉全勇親自帶隊,帶京師錦衣衛二十人,御史臺官員三人,經過常州時,抽常州駐軍一都,一百多人,再到鎮江時,又從鎮江府抽衙役弓手二十人。
初十,全勇帶著大隊人從揚州南的瓜洲渡口上岸。
剛到岸邊,揚州當地已經有官員來渡口迎接。
全勇微微一愣,因為他們一路過為,都沒有打招呼,更沒有下公文,但揚州當地官員,居然知道了。
渡口站著好多官員,有揚州府知府常文才,通判賈洪康,揚州駐軍正將盧之平,兩員副將,揚州錦衣衛千戶所千戶嚴海光,兩名副千戶,另有當地廣陵縣錦衣衛百戶吳俊。
除了這些主要文武官員,現場還有一大堆人,包括廣陵縣令齊兵,知府衙門里的各曹主事,廣陵縣各房主事等,除了淮南路制置司的人官員沒到,揚州府和幾個縣的文武基本都到了。
岸上黑壓壓一片人,等全勇一下岸,全勇都懵了,沒想到會來這么多人,這么大陣仗。
對面有他的熟人,駐軍正將盧之平,帶著兩副將,錦衣衛千戶嚴海光,帶著錦衣衛紛紛上前“拜見侯爺。”
全勇身為皇帝表弟,早在前年已經晉封為侯,食邑五千戶,不降等世襲三代威勇侯。
其他文官什么都不認識他,聽到這是全勇,還是皇帝表弟,紛紛上前拜見。
知府常文才又笑道“下官已經已經準備了酒樓,為侯爺一行,接風洗塵”
不料他剛開口,全勇伸手一揮打斷他“常知府幾年的進士”
常文才愣了下,馬上回道“嘉定十年。”
全勇哦的一聲,回頭看看身后,身后往前來了個人,向全勇道“常知府是我同年。”
“宋慈。”常文才這才看清來人。
來人正是和他一樣,嘉定十年的乙科進士宋慈。
這個宋慈正是歷史大名鼎鼎,寫出洗冤集錄的人。
他先后受學于朱熹的弟子吳維和真德秀。
受真秀德推薦,宋慈兩年前到長汀為知縣,基本是和他原歷史一樣的任職經歷。
這次趙與芮專門把宋慈派來搭檔全勇,同時有整肅當地之意。
常文才和宋慈同年,但前面晉升的就比較快了,因為宋慈為人正直,執法嚴明又不徇私,這種人在官場上沒什么前途的,要不是他在歷史上得到別人推薦,得到真德秀和魏了翁等名臣的看重,根本做不長。
常文才看到宋慈臉上更是開了花,滿臉陪笑,同年啊,老同學,更開心了。
全勇卻道“常知府身為主官,也入京面過圣,更上過課,難道忘了朝廷的法令了嗎”
常文才滿臉堆笑的臉上,嘎然而止。
趙與芮是有個規定的,凡一縣主管上任前,都要進皇城面圣,皇帝和他們會聊幾句。
常文才在寧宗手上做到知縣,在趙與芮手上做到知府,所以也進過京和皇帝聊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