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簡在帝心,周郎拜將
朝堂之中。
大將軍何進見公卿皆惶恐不言,遂上前奏曰“陛下還請息怒。”
“為今之計,應該先考慮如何平定潁川黃巾,至于朝中公卿失查之事,日后再議不遲。”
未曾想,劉宏聞言更加憤怒,吼道“息怒,你讓朕如何息怒”
“朱儁戰死,麾下士卒折損過半,皇甫嵩不知所蹤,你們說說,朕如何不怒”
劉宏指著何進,喝道“朱儁戰死則罷,卻不該丟了長社。”
“朕把皇宮內庫錢糧都捐出來,才招募到了這些軍隊,為他們籌齊了甲胄、軍械、糧草。”
“物資囤積長社之內,卻為黃巾賊做了嫁衣,朕豈能不怒”
也不怪劉宏如此。
國庫空虛,此次為了平定黃巾,他甚至大出血捐出了內庫錢財,私人錢包大縮水。
朱儁死了可以換將。
士兵死了可以繼續招募。
可是那些囤積在長社的輜重被黃巾軍得到,不僅能夠極快壯大黃巾軍的實力,還讓朝廷如今落入了非常窘迫的境地。
朝廷雖然想繼續征兵平叛,卻沒錢了。
看著暴怒的天子,就連何進都不敢多說什么,只得低頭默默忍受。
“前線急報”
“前線急報”
就在此時,通過重重傳遞,最終一個小太監拿著一封奏書,匆匆忙忙跑了進來。
天子以及朝中公卿聞言,全都心中微沉。
“莫不是,前線又傳來了噩耗”
就在所有人都忐忑不安的時候,那份奏書已經呈到了天子手中。
劉宏看完內容以后,這才臉色稍緩。
何進察言觀色,急忙問道“敢問陛下,前線又傳來了什么消息”
劉宏冷哼一聲,道“皇甫嵩上表,言夜襲敵營失利,不敢妄動免得落入賊軍埋伏,待天明得知朱儁已死、長社丟失以后,收攏朱儁殘部,最終率領三萬余人撤往新鄭。”
“皇甫嵩認為,黃巾賊若決心攻破雒陽,下一個目標極有可能是新鄭,希望朝廷能夠派遣援兵以及調撥糧草。”
言畢,劉宏令張讓當眾念出了里面的內容。
此前那封戰報,乃是出自曹操之手。
曹操知曉朱儁戰死,長社丟失究竟意味著什么,所以退守陽翟以后,在沒有探查到皇甫嵩動向的情況下,就急忙給朝廷上書。
皇甫嵩亦如此。
他退守新鄭,也是令人快馬加鞭送來戰報。
眾人聞言,這才略微舒了口氣。
皇甫嵩手下兵馬沒有折損,還收攏了朱儁麾下殘部將近萬人,也算得上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不少公卿都在心中暗贊“皇甫嵩果然出身將門世家,老道持重,不似朱儁那般中了賊人奸計。”
眾人剛剛閃過這個心思,就聽得有人奏道“皇甫嵩知長社有危而不去救援,知朱儁遇伏仍固守原地。”
“臣以為,當治皇甫嵩救援不利、丟失長社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