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兩袁相爭,田豐出使
卻說諸侯討董,各懷心思,最終以失敗告終。
時有冀州牧韓馥,因為豪杰多歸心袁紹,心生忌憚,乃暗中短其軍糧,欲使其眾離散。
時有韓馥麾下將領麹義,起兵反叛,韓馥戰而敗之。
袁紹瞅準機會,暗中結交鞠義,與之結盟,欲迫韓馥讓出冀州牧之位。
只不過,此時袁紹軍糧還要韓馥供應,麾下兵馬也不太多,處境非常窘迫。
袁紹麾下門客逢紀謂紹曰“將軍舉大事而仰人鼻息,若不能占據一州之地,恐難以保全自身。”
袁紹雖有心奪取冀州,奈何兵少又缺乏糧草,難以與韓馥正面交鋒,只能嘆道“冀州兵強,吾士饑乏,假如事有不逮,韓馥斷吾糧草,麾下士卒必然盡散,吾恐無立足之地也。”
逢紀道“韓馥,庸才也。”
“將軍可暗中邀請公孫瓚共取冀州,韓馥畏懼公孫瓚威勢,若知其舉兵攻冀州,必然心中震駭。”
“彼時,將軍再遣能言善辯之士,曉之道理,陳以禍福,韓馥為保全自身,必肯將冀州讓于將軍。”
袁紹聞言大喜,于是對逢紀大加親善,委以重用。
袁紹寫信給公孫瓚,邀其領兵攻打韓馥,兩人平分冀州。
公孫瓚得信大喜,遂引兵而至,外托討董卓而陰謀偷襲韓馥也,馥與戰不利,心中惶恐。
袁紹乃遣外甥陳留高干,及韓馥所親潁川辛評、荀諶等人,前去面見韓馥。
辛評謂韓馥曰“公孫瓚將燕、代之卒,乘勝來南,而諸郡應之,其鋒不可當。”
“袁驃騎引軍東向,其意未可測也。”
“竊以為,將軍危矣”
韓馥心生恐懼,問道“如之奈何”
荀諶曰“君自料寬仁容眾為天下所附者,比之袁本初如何”
韓馥聞言,搖頭道“吾不如也。”
荀諶再問“君以為監危吐決,智勇過人,比之袁本初又如何”
韓馥沉吟半晌,繼而嘆道“吾不如也。”
荀諶三問“君以為世布恩德,天下家受其惠者,比之袁本初如何”
這一次,韓馥沉默了許久,最終頹然嘆道“吾亦不如也。”
荀諶三問,而韓馥三次回答,已經徹底擊垮了韓馥的心理防線。
荀諶趁機勸道“公孫瓚提燕、代之卒,其鋒不可擋。”
“袁本初乃一時之杰,必不為將軍下也。”
“夫冀州,天下之重資也,若兩雄并力,兵交于城下,危亡可立而待也。”
“汝南袁氏,將軍之舊主,又與袁本初乃是同盟。”
“今為將軍計,莫若舉冀州以讓袁本初。袁本初得冀州,則公孫瓚不能與之相爭,彼必厚待將軍。”
“冀州落入親交之手,使將軍有讓賢之名,而身安于泰山也。”
“愿將軍勿疑”
韓馥素來怯懦,被荀諶如此恐嚇一番,就準備應下此事。
其麾下長史耿武、別駕閔純、治中李歷聞言,皆來勸諫“冀州帶甲百萬,谷支十年。袁紹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如嬰兒于股掌之上。一旦絕其哺乳,立可餓殺,使君奈何欲以州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