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畢,黃忠大步離開宴席,劉表臉色卻有些難看。
卻說諸侯使者抵達漢壽,將周琦的要求講了出來,劉表不由眉頭緊。
他對著眾多使者說道“這明顯是周琦那廝顛倒黑白,我如何能夠將屬下交給他處置”
眾使者見劉表如此不識趣,卻也沒有繼續多言,道“車騎將軍條件已經開出,如果劉荊州不能做到,請恕我們也難以調停。”
言畢,眾使者就打算告辭。
“諸位且慢”
“諸位且慢,容我想想”
安撫住了眾使者以后,劉表召集麾下文武,商議應對之策。
當即就有人厲聲喝道“李正方何罪,豈能為了討好周琦,就將之交出如此豈非大失人心”
“今城中有兵馬三萬,若是繼續從其余各地征召兵馬,數月之內聚集五萬兵馬不在話下,有吾率軍守城,何懼周琦麾下大軍”
“北方息戰,諸侯蠢蠢欲動,若周琦久攻荊州不下,揚州必然生亂,還請使君三思”
眾人望去,卻見說話之人正是黃忠。
黃忠本就性格剛烈,更何況與李嚴還是同鄉,自然不肯看到李嚴遭受無妄之災。
劉表聞言,卻是眉頭微皺。
有人看到劉表皺眉,當即出言說道“將軍此言差矣,縱能短時間內聚集五萬兵馬,亦缺少訓練,如何能敵周琦麾下虎狼之師”
“諸侯使者已至,若不答應這個條件,諸侯也不好繼續調停。”
“若犧牲李嚴一人,能保荊州數百萬黎民,孰輕孰重,將軍豈會不知”
黃忠聞言,怒發沖冠,與支持之人據理力爭。
奈何如今周琦勢大,許多荊州士人都心生畏懼,不愿繼續與揚州交戰,都打算交出李嚴平息戰端。
眼看眾人爭了許久,都沒能統一意見,劉表只能無奈的揉了揉眉頭,制止了眾人的爭論。
他開口說道“吾且修書一封,詢問一下正方本人的意見吧。”
正在襄陽的李嚴,接到劉表的書信以后,不由面如死灰。
劉表能夠寫信詢問當事人,態度其實已經十分明確,那就是希望李嚴能夠答應,主動前去周琦軍營之中。
李嚴如果不去,就是貪生怕死,惜一人性命而置數百萬荊州百姓于不顧。
他長嘆了口氣,當即向蔡瑁、文聘告辭,準備自縛雙手前往周琦那里領罪。
文聘得知消息以后,不由大驚失色,忍不住頓首道“使君怎能如此”
他一面勸說李嚴莫要做傻事,一面寫信給劉表,希望對方莫要中了周琦之計。
奈何李嚴心已死,無論文聘如何苦苦勸諫,都沒有繼續留在襄陽,而是徑直奔赴宜城。
文聘見狀,忍不住在心中嘆道“交出李嚴,使君必失荊州人心”
劉表得知李嚴已經奔赴揚州軍中,悲傷之余也是長長舒了口氣,他將消息告知諸侯使者,卻也提了一個要求,那就是希望周琦能夠歸還長沙郡以及宜城。
諸侯使者聞言,全都看向劉表,不發一語。
很顯然,傻子都知道,這個條件周琦絕對不可能答應。
劉表見狀,只得退而求其次,道“若不能交還長沙郡,希望車騎將軍可以釋放被俘的荊州將士,我愿意拿錢糧交換。”
諸侯使者答應幫忙,紛紛奔赴益陽。
周琦拒絕釋放俘虜的荊州士卒,卻愿意把俘虜的將校歸還,卻需要劉表拿出來許多錢糧贖人。
這些軍中將校,大多出身荊州大家族,就算劉表不出錢糧,那些大家族自己也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