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袁譚終究乃嫡長子,如今正值趙國危機關頭,若是貿然廢長立幼,必然后患無窮。
只是他看著袁紹納枯槁的容貌,終究還是在心中微微嘆息,問道“那么陛下可有心儀人選”
袁紹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直截了當的說道“顯甫勇而有儀,頗有朕昔日之風,可堪大任。”
沮授知袁紹心意已決,當即沒有再勸,而是說道“陛下若執意立三公子為太子,可下詔命大公子與二公子返回鄴城,而后分別免去他們青州刺史與幽州刺史之職,如此三公子太子之位才能穩固。”
袁紹卻是搖頭道“今項伯德、諸葛孔明屯于徐州,兵精糧足,對青州虎視眈眈。夏侯妙才、王彥云屯于并州,虎視幽、冀兩州。”
“朕若遭逢不測,趙國必然烽煙再起,冀、幽、并三州乃趙國根本,需可靠之人領兵鎮守。朕命其三兄弟各守一州,若遭逢入侵則可互為犄角,相互接應,如此才可能保住趙國。”
沮授卻是說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若賊軍率兵犯我疆域,自有將軍引軍拒之。將三位公子各置一州,才是取禍之道。”
“夫一兔奔走,萬人逐之。趙之江山,若其兔也。公子尚并非嫡長子,驟然立為太子,焉能服眾若放任兩位公子領兵在外,陛下在時,尚能壓制,一旦遭遇不測,眾必逐兔。”
“彼時禍起蕭墻,為時晚矣,還望陛下明察”
沮授的這番話,也不免讓袁紹猶豫起來,這個時候,袁紹那好謀無斷的性格又展露無遺。
眼看沮授還要再勸,袁紹當即捂住腦袋,道“朕疲憊了,卿且先退下吧。”
沮授見狀,只得無奈退下。
等到沮授離開以后,袁紹又召來辛毗,問道“朕欲立公子尚為太子,沮卿向朕建議,先召回大公子與二公子,再免其兵權,避免未來禍起蕭墻,佐治以為如何”
辛毗聞言,不由心中大驚。
他早就與大公子袁譚暗中交好,本以為作為嫡長子的袁譚未來能夠繼承大統,卻沒想到袁紹居然打算立袁尚為太子。
辛毗與袁尚素無交情,一旦對方得勢,未來必然會重用逢紀、審配等人,自己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萬幸此時袁譚仍舊領兵在外,占據青州,辛毗自然不可能讓袁紹停了沮授建議,將袁譚召回再解其兵權。
他當即厲聲喝道“臣以為,沮授當誅”
袁紹聞言,不由臉色大變,問道“卿何出此言”
辛毗道“三位公子乃親兄弟,手足也。陛下令三人各守一州,也是希望他們日后能夠守望相助,壯大趙國。”
“沮授身為臣子,不體諒陛下苦心便罷,居然還挑撥三位公子之間的關系,必然有其私心。”
“竊以為,沮授執掌河北兵權久矣,于河北深得人心。淳于將軍又戰死沙場,軍中沮授一家獨大。”
“有兩位公子領兵在外,尚能掣肘一番。若陛下果從其言,調回兩位公子免其兵權,彼時沮授真要生出異心,誰人能制”、
“故,臣以為沮授包藏禍心,當誅之以絕后患”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