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林潤的奏疏送入西苑后,嘉靖皇帝就讓宗人府聯系各地藩王,讓他們各抒己見,群策群力,尋找解決辦法。
不過一開始,各地藩王府都保持緘默,畢竟他們都明白那意思是什么,想要削減他們這些宗室的福利,自然不愿意多言。
也就是南陵王朱睦楧最后起了個頭,才帶動其他藩王府邸開始響應,所提建議有好有壞,不過這就得看禮部和翰林院怎么篩選定奪。
畢竟,他們有說話的權利,是否執行則要看朝廷的意思。
“讓宗藩參與科選,也不知道陛下那邊最后能不能通過。”
魏廣德知道南陵王朱睦楧所提七條建議,感覺有些浮夸,華而不實,不過里面關于讓宗室參與科舉,可以出仕為官這一條,倒是有點意思。
至少,打開了一個思路,那就是宗室成員不必拘泥于祖訓,可以務農經商做官,和普通人無異。
而現在什么樣子,宗室什么都不能做,但其實什么都在做,只不過是掛靠在下人名下。
南陵王朱睦楧所提的七條建議分別是,一為請立宗學以崇德教;
二為設科選以勵人才;
三為嚴保勘以杜冒濫;
四為嚴保勘以杜冒濫;
五為戒奔競以息饕貪;
六為制拜掃以廣孝思;
七為立憂制以省祿費。
“那明日看看李尚書收錄整理的條例看看。”
魏廣德暫時不想涉足宗藩之事,所言自然就有點敷衍,以前倒是想到過,也不知道是自己想到的還是后世曾經看到過關于明朝宗室的文章,所以想到一個定額的辦法。
即固定每宗祿米的總數,然后按照人頭,爵位均分祿米。
這樣,不管宗室如何繁衍,朝廷需要承擔的祿米總額不會發生變化。
不過真要實行此策,怕是宗室要吵翻天,也不知道會不會引發各地宗室再次集體鬧事兒。
任何改革,總有人利益受損,他們也必然是改革的阻力。
面對宗室,特別是那些上層宗室,魏廣德現在可不敢和人家扳手腕。
別看各地的親王、郡王沒什么權利,處處受到地方官府壓制,可那也得看什么事兒。
官府占理或者不輸理還好說,可要是都不占,人家直接把狀告到皇帝面前,皇帝為了維持家族和睦,說不得就要拿他這些文官開刀。
畢竟皇帝嘛,其實就是宗室的大家長,自然要為族人說話。
這些,也不是他魏廣德看出來的,而是所有文官都能看到的事兒,所以以往對宗室條例的改革,其實大多針對中下層宗室,像親王、郡王一級的宗室,那是絕對沒人敢動他們的福利。
畢竟一旦做了,后果疏為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