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朝創立之初,因為天下紛爭不斷,人口再次減少,但也有6000萬人口。
二百年了,足足過去二百年了,難道我大明還不如唐宋,人口居然一直裹足不前。”
說到這里,魏廣德不由得輕輕搖頭。
后世對明朝人口的多寡有許多分析,最少的認為全盛時人口上億,多的則高達2億以上。
明朝全盛是什么時候?
魏廣德不覺思索起來,按照歷史發展,魏廣德感覺明朝全盛時期應該就是萬歷朝中期,萬歷后期開始走下坡路,而且因為小冰河特殊天氣的全面爆發,助推了大明的滅亡速度。
從鼎盛到滅亡,前后不過五十年。
毫無疑問,滅亡的根源也就是這二三十年時間里萌芽的。
不想子孫后代留辮子,或者再次遭遇屈辱百年,中國必須變。
“另外,我還要提示一點。”
魏廣德環視眾人,這才繼續說道:“雖然白冊數字合計9000千萬人口,先不說是否準確,這里可不包含呂宋、舊港和緬甸,也沒有西藏和遼東女真部族,以及奴兒干都司地區的人口。
說起來,肯定是超過萬萬的,所謂億兆黎民,還真沾邊了。”
“你的意思是,以我大明擴大的領土為由,進行一次更大范圍的全國人口清查?”
如果單獨奏報重新清查人口,確實有些突兀,有些事兒就不得不搬上臺面來。
可如果擴大范圍,把大明新增領土進行清查人口的理由拿出來,到時候清查后直接上報總數,就算人口偏差很大,有些東西也能找話圓過去。
“不然呢?直接報告宮里,過去百余年間朝廷負責黃冊的官員都在弄虛作假.”
魏廣德嘆氣道。
這鍋太大,他們內閣閣臣不得不面對,但也肯定會想辦法把責任降到最低,最起碼有個理由。
新冒出來的人口,是從呂宋、舊港和緬甸遷移回去的漢人。
反正理由隨便編,只是個借口。
滿朝上下都能猜到是怎么回事兒,但絕對沒人會挑明。
那會得罪很多人。
說到底,對這一屆內閣影響有但不大,畢竟過錯都是之前造成的。
這樣做了,最起碼朝廷制定政策時,不會因為數據造假而錯誤判斷形勢。
“白冊之事,就我們幾個知道就好了。
善貸剛才的提議,我覺得很好,既然全大明的田地都重新丈量過了,那人口順帶著也重新登記一下。
對了,之前清丈,呂宋、舊港和緬甸還未進行。
此事善貸下來對接戶部、工部和都察院,對這些地方也進行土地清丈。
至于奴兒干都司,還是先算了,那邊苦寒,本就無甚產出,等以后再說。”
張居正馬上表態道,魏廣德的提議看似麻煩,但對朝廷肯定是好的,確實不能一直被
多出來三千萬人口,至少有接近一千萬的成年男丁,可這些丁稅十有八九是被地方官吏拿走了。
“叔大兄,此事其實還不能如此武斷進行。”
魏廣德這是擺擺手說道,“這些人丁不可能憑空冒出來,而地方上也不可能對此不聞不問。
只能說,這些丁稅其實是收到地方,只不過被用在地方官府開支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