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祿國那邊,可以賣一些福船和單層炮船給他們,少量的火炮和鳥銃。”
張居正對蘇祿國印象不錯,對大明很恭敬,雖然百余年沒有來往了。
可之前僅憑官軍隨身攜帶的腰牌,蘇祿國就愿意集結大軍協助明軍作戰,就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明軍最先進的雙層炮船不能賣,但單層的可以。
對于對外軍售國中增加蘇祿國,張四維和申時行也都不反對,這都是早前的印象分在起作用。
“既然如此,那就先定下這三國,如果以后還有其他藩國請奏,我們再商量。”
魏廣德見此也不欲在這個問題上繼續糾纏,開口拍板道。
張居正微微點頭,隨后張四維和申時行也都出言附和,算是把大明第一批軍售國定下來了。
“那可以讓禮部給三國發文,若有購買我大明軍械的意思,可以同兵部和工部聯系,協商達成一致后上奏。”
魏廣德這么說,其實就是把整個規矩定下來。
先談生意,談好了上報朝廷批準就可以執行軍火交易了。
這么做的好處就是可以在洽談前把消息盡可能隱藏起來,不讓太多人知道此事,免得到時候什么阿貓阿狗都想摻和進來,分一杯羹。
別看工部和兵部,還有他魏廣德貌似很牛逼,但那又怎么樣,那些人雖然不能成事兒,但卻可以壞事兒。
到時候只要上道反對奏疏,彈劾這彈劾那,就可以把事兒攪黃。
比如說兵器單價太低,懷疑參與談判官員和藩國使者私相授受,這誰說得清。
至于說追查沒有,他一句風聞奏事就完了。
估摸著張居正還是很樂意看到這樣的場面的,讓魏廣德頭疼。
他們的關系就這樣,大是大非問題上戶保持一致,不過私下里爭斗也多。
就算他們不斗,身后還跟著一幫子人,他們也想進步,也會逼著他們在內閣斗一斗。
“此事,下來寫一道題本送去乾清宮吧,也要給宮里知會一聲才好。”
魏廣德又說道。
“嗯。”
這次,三位閣臣都沒有反對。
或許多多少少都覺察到皇帝大了,很多事兒不能繼續由他們一言而決,還是得宮里做主定奪。
又在首輔值房呆了一陣子,魏廣德才出來回到自己值房。
房間里收拾的很干凈,蘆布也不敢偷懶。
就算魏廣德南下期間,每天早上都會來屋里打掃一番,然后找個由頭出門,自己給自己放假去了。
當然,也不是全然不理事兒,他在內閣里也拉攏了幾個中書,打聽內閣里的消息。
不然,魏老爺回來他什么事兒都不知道,可就是他的失職了。
“老爺,你這趟出行辛苦了。”
魏廣德坐回官帽椅,蘆布已經殷勤的送上茶水。
“衙門里最近沒什么事兒吧?”
魏廣德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