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沒有什么變化,都是原樣,不過市井間今日流傳謠言,說歷代內閣多是單數,今閣老雙數已經數年,應該再補上一位才是。”
“嗯?”
蘆布剛說完,魏廣德就眉頭一皺。
其實內閣閣臣并無定數,只不過長期以來確實是單數。
說到底,就是大家出現分歧的時候,可以靠投票決定。
而內閣所謂的首輔和次輔,不過是大臣們約定俗成的說法,雖然宮里也接受,但嚴格說起來,閣臣確有上下之分,但在內閣說話辦事兒,其實是不看你的殿閣,還是群策群力決定事務。
只不過因為首輔和次輔在選擇新進輔臣上有發言權,難免就形成一定派系。
就比如張居正和張四維、魏廣德和申時行一樣。
魏廣德不相信謠言是自己產生的,肯定是有人推波助瀾,或許是想要進一步。
從受益角度,魏廣德很快就把目光落到禮部和吏部兩個衙門。
這個時候如果說有人有資格入閣,也就是這倆部門了。
兩個尚書加上幾個侍郎,都有可能是這件事兒的幕后推手。
“什么時候傳出來的?”
魏廣德忽然問道。
前兩日在家里,他都沒聽到張吉提起此事兒,按說張吉應該更早知道才是。
“是我昨日聽聞,在北城那邊傳出來的,聽說消息最早出現在南城軍戶街那邊。”
京師南北城,都有大片地方被劃給京營建造屋舍,供京營官兵居住。
又因為這批人不僅家里有人在京營當差,還有不少子弟已經融入京城的各行各業,通過他們傳遞流言確實可以快速在京城各地傳播。
“你查查,看是哪家在幕后主導。”
查謠言的源頭,還是蘆布這樣的人更方便,京營里面認識的人多,而那些人也不缺乏政治名敏感性。
說四九城人能侃國家大事兒,其實這個時代就已經如此,說起來都是頭頭是道的。
而他們傳播這些消息,自然不乏聰明人見微知著,發現其中端倪。
讓蘆布找人查,效果其實比讓張吉安排人清查源頭更便捷。
當然,錦衣衛動作更快,但不合適有他派去。
畢竟是皇帝的鷹犬,要是都說他魏閣老能指揮動錦衣衛,那可就要了老命了。
正說話間,外面有聲音傳進來,“蘆主事在不在?蘆主事。”
“去看看怎么回事兒。”
魏廣德揮揮手說道。
蘆布出去沒多就,手里就捧著七八本奏疏進了屋子。
“剛通政使司送來的奏疏,昨兒個送來的,都分到那三家去了。”
蘆布捧著奏疏站在書案邊,小聲說道。
“放那兒吧。”
魏廣德努努嘴,端起茶杯喝了口,才又說道:“這事兒你讓人查仔細了,有消息馬上報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