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馮正明的三道菜上,能夠看得到魯菜的真諦。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馮正明所展示出來的手藝,已經足以讓他成為任何一家酒樓的大師傅。
顏老師傅欣慰地望向小徒弟,眼前又隱約浮現出多年前師徒倆第一次相遇。
那時馮正明又瘦又高,渾身臟兮兮在街頭上四處找活干。
即便是找不到合適的活,他餓著肚子也從未想過要去偷、去搶或者是去向別人討飯。
他就是一家一家的哀求,希望可以找到一份工作,靠自己的努力賺錢吃上飯。
顏老師傅通過觀察,確定了馮正明品性不壞,把他帶回燕喜樓。
從在后廚里打雜開始,馮正明就異常認真和努力。
只不過,一開始顏老師傅沒有想過要收他為徒。
因為顏老師傅覺得以前的馮正明雖然干活踏實,但他卻缺乏一些靈性。
直到已經是三年多之前,馮正明突然像是開了竅般。
他不再只是光踏實干活,開始自己偷偷在后廚里學習和琢磨。
顏老師傅那時候覺得,或許是因為馮正明在后廚呆久了,看了太多師兄們做菜細節,他竟然突然可以切配了,后來更是能上灶給師兄們做員工餐。
顏老師傅也是從那之后,發現馮正明變得很有靈性。
在看到馮正明自己通過向師兄們請教,偷摸在后廚里觀察,廚藝也在慢慢進步。
顏老師傅終于動了要收徒的念頭。
對傳統的師門來說,最后入門的小徒弟一定要足夠有靈性,能把師父傳授的手藝統統學全、學會、學好,而且還能夠在掌握技法后,把各種技法融會貫通,可以開創出自己的東西。
如此才可以撐起師門,讓師門的手藝延續下去。
顏老師傅收下馮正明之前,他也一直在尋覓那樣一個年輕的小徒弟。
終于在看到馮正明開竅后,顏老師傅決定就是馮正明了。
兩年多時間里,顏老師傅幾乎是把手藝全部教給了馮正明。
甚至在外出進行廚藝交流的時候,也都是把馮正明這個小徒弟帶在身邊。
為的是讓馮正明多看多學,增長了見識后,才能更好的傳承手藝。
這一次全省青年廚師烹飪交流大賽,真的讓顏老師傅見證到小徒弟的手藝,小徒弟能夠不拘泥于傳統,大膽在傳統基礎上進行創新。
同時馮正明并非是為了創新而創新,他還沒有丟掉傳統的東西。
顏老師傅見證這一切也就放心了。
老師傅知道,以后的馮正明會把手藝傳承下去。
這也是一位師父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老師傅們夸獎馮正明半天,見顏老師傅沒有吭聲,一直是盯著馮正明在看。
蘇老師傅開起玩笑“哈哈哈,看來老顏是真的太高興了,已經沒有功夫搭理我們了。”
這話把其他老師傅都給逗笑,顏老師傅也頓時回過神來。
顏老師傅感慨道“我剛剛在想,從正明進燕喜樓,到他正式被我收為徒弟,到如今不知不覺也過去了七個年頭,他的成長如此迅速,真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