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顏老師傅感慨,老師傅們多少心里也有些感慨。
老師傅們很多十五、六歲就開始進后廚。
而真正能夠拜師,也都是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磨練,尤其是需要能夠被師父看上,才能從師父那里學到真正的手藝。
今天老師傅們在這里,外人只看到老師傅們所受到的尊重,他們身邊環繞著的徒子徒孫。
但曾經老師傅們也是學徒,他們也同樣是年輕過。
甚至他們年輕時,經歷過、吃過的苦比現在年輕廚師還要多。
回想起曾經自己,老師傅們心里還真是有些羨慕今天的年輕廚師們。
他們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可以在這樣全省青年廚師烹飪交流大賽上,去展示自己,去學到很多老師傅的技法。
同樣老師傅們看到馮正明、夏明燁、施勇進、朱旭、段錦盛他們這批年輕廚師中的佼佼者。
也仿佛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般,當年他們也曾這樣意氣風發過。
老師傅們談論、感慨后,一起作為評委上前去品嘗最后這三道湯菜。
首先是施勇進的烏魚蛋湯。
非常鮮美和小小的酸辣口,幾乎是吃不出烏魚蛋的腥味。
評委們喝了一碗真的是覺得胃口都被打開,都感慨不愧是魯菜中的第一湯。
接著評委們品嘗的是夏明燁的孔府一品八珍盅。
沒有之前烏魚蛋湯的酸辣,孔府一品八珍盅是一種純粹的鮮美。
湯就是淡淡的咸口調味,搭配上各種材料的鮮味,這道湯看似非常清淡,可喝起來鮮美絲毫不弱于烏魚蛋湯。
最后品嘗的是馮正明的八珍布袋雞。
馮正明是一直用小火煨著湯,不讓湯涼掉。
等到大家過來后,馮正明現場為評委拆開布袋雞。
給每一位評委舀上八珍丸子和湯。
一碗一碗分別遞給每位評委。
評委們品嘗馮正明的這道湯,味道又和之前兩道湯完全不同了。
沒有烏魚蛋湯的酸辣,又比孔府一品八珍盅的雞湯味更濃郁。
然后再吃上一顆八珍丸子,包裹在外面五種絲或軟糯、或脆爽,蝦仁和雞肉打成泥的丸子帶著q彈,咬開后里面則是一顆被包裹的蹄筋。
這一顆八珍丸子真是吃出了與眾不同的多種口感來。
最后再喝上一口湯,真的是鮮上加鮮了。
三道湯各具特色,品嘗過后讓評委們還真是有些難以評判了。
蘇老師傅品嘗過后忍不住感嘆“真是把我們魯菜的湯發揮到淋漓盡致,三道湯都是很美味,喝了之后讓人回味無窮,三道湯疊加起來更是不得了啊。”
李志峰有些激動“誰說我們魯菜只有爆炒和黑乎乎的菜品即便是湯菜我們也不會輸給別的菜系。”
這話自然是獲得現場大部分評委的贊同。
侯師傅和京城幾位評委面面相覷,都是不禁笑了起來。
他們倒也能夠理解李志峰的這份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