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必須要眼勤、手勤,要能實實在在去干活的。
如果不能實實在在主動干活,通過干活中主動學習,實際上是真的當不了廚師。
更加不要說成為真正的大廚、大師傅、老師傅了。
哪一位大廚不是從學徒干起,一點點的學習和磨練出來
大師傅更是要吃上不少的苦頭。
老師傅可以說是把一生都奉獻給灶臺了。
馮正明嘆了口氣“或許是因為,上次師父給我介紹來的夏蕙和孫海都算是經過師父挑選,也都是經過了一些磨練,所以跟他們兩個當初對比,這批學徒我的要求自然高了不少。”
何云慶笑呵呵說“你的要求確實高了,你自己想想,當初夏蕙和孫海剛來的時候還有陳安邦他剛開始進后廚,他們都是什么樣子”
被何云慶這么一點,馮正明回想起當初夏蕙、孫海和陳安邦的情況。
他倒是對這批學徒的觀感有所改觀了不少。
當初夏蕙和孫海剛來,一開始也跟不上后廚的節奏。
不過兩人比這些新學徒優秀的地方在于,兩個人都會主動找活干。
尤其是兩人剛到那時候的干飯鋪,直接在后廚里系上圍裙就把碗盤都給洗了。
單從這一點上,還是要比這次的新學徒要更加積極。
不過馮正明再想到一開始陳安邦什么都不會,在后廚一步一步算是被自己手把手教出來。
他心里倒也是對這批新學徒要求放寬了。
至少這批新學徒都是職校畢業,基本功還是都過得去。
不用像是當初教陳安邦的時候那樣,需要全部從頭開始去教的。
思考完新學徒的事情,馮正明接著跟何云慶詢問晚上包間預訂的情況。
何云慶把記錄的本子拿給馮正明看。
“今晚包間也都訂出去,但是幾個常來,花費都比較高端的老板今晚都沒有來,我覺得應該是選擇去了幾家大酒樓那邊。”
這個記錄本子,才是真正何云慶手上的“法寶”。
何云慶會用自己的方式,和那些訂包間的老板慢慢熟絡。
就像是攀上一種關系,從而了解到不同老板的消費能力。
應對不同消費能力的老板時,何云慶又會專門交代負責點單的服務人員應該要給對方推薦大概是什么價位的菜,或者是根據對方當天要求推薦合適套餐。
這也是馮正明挽留何云慶在匯泉樓的原因。
仔細看了一遍何云慶本子上的記錄。
馮正明思考片刻說“先觀察一下,如果接下來連續幾個晚上,他們都沒有再來訂包間,我們再一起想想對策。”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