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大街小巷有著太多家德州扒雞店。
光是能叫得上名號的,就有“德順齋”“寶蘭齋”“盛蘭齋”“福順齋”“中心齋”,這些一個個不同的店。
看得就連馮正明都覺得有些眼花繚亂了。
“這么多家?到底誰家才是正宗的德州扒雞?”
丁遠忍不住站在街頭上發出疑問。
高永福想了想低聲問:“會不會沒有一家是正宗的?”
侯冬在旁邊趕緊插話:“不會的,高哥你別亂說。”
馮正明反倒是笑了笑對三個人表示,他覺得應該每一家都可以算是正宗。
“德州扒雞,之所以得名,便是因為德州這里得名的,這么多家店只要做的好吃,那么就可以說他們是正宗的德州扒雞。”
聽馮正明這么說,倒也讓三人仔細一想,覺得好像確實是這樣。
只要是在德州這里出現的,那么做的好吃,都可以算是正宗。
馮正明沒有去那些街頭上看上去店面裝修相當好的店。
他領著三人,先找個旅社住下,然后向旅社老板問了一下情況。
“老板,你們這大街小巷那么多德州扒雞店,到底誰家最好吃啊?”
老板立刻說:“應該都差不多的,你們要吃呢,最好是去找一家那種每天做的,可不要去買那種包裝的店,那些店里的味道都一般。”
馮正明微笑向旅社的老板表示感謝。
然后,一行人走出旅社,又在大街上逛了逛。
在走到一個略微有些偏的巷子口,馮正明一眼看到在巷子里有一家小面館。
他便領著隨行三人一起走向那家巷子里的小面館。
來到小面館門前,馮正明笑呵呵向里面問:“是大柳面嗎?”
里面倒是很快有人回應:“對,要吃嗎?幾個人?”
馮正明笑著回答:“四個人。”
四個人進門,在小面館里找了一張四方桌坐下來。
沒多久,看到里面走出一位個頭不高,看面相起碼已經有六十多歲,但一雙膀子相當的孔武有力。
對方手上還有著一根搟面杖。
老人拿出一塊餳發后的面團,接著便開始在馮正明他們面前搟面。
看著老人搟面,馮正明忍不住想起了呂重山。
從搟面的力道上來說,老人肯定不如年輕力壯的呂重山。
但是從老人不緊不慢的手法上,還是能看得出他那份經驗。
老人把面團搟成非常薄的面皮。
接著拿起刀,輕輕按著面片后,刀相當利落迅速把面片切成面條。
切好的面條抖撒開了仿佛一張大網般。
搭在搟面杖上會自然垂下如同絲線。
把面條纏在手臂上甚至能成為一縷一縷,并且疏而不斷。
馮正明能看得出這面條絕對不一般。
老人這搟面條的手藝,恐怕呂重山都未必能比得上。
等案板旁邊鍋里的水開,老人抓起一縷面條撒入鍋中,就如同是向水中撒網般。
面條入鍋后呈現扇面散開。
接著老人向鍋里稍加涼水,等鍋里的水再次被燒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