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正明像是個巡查員,把自己的幾家店都認真的巡查了一遍。
確定了每家店負責的人,都能把各家店撐起來。
他和羅晴赴港的簽證也恰好在此時辦了下來。
馮正明把家里事情最后安排一下,并且專門請師兄們吃了頓飯。
“師兄,這次我南下赴港可能會耽擱一些時間,我們會先到粵省去,我還想在那邊和一些粵菜廚師們交流一番,等其他各地廚師到了,我們才會一起去港城。
等港城的交流結束,我其實還想再途徑滬城一趟,在滬城進行一番考察。”
大師兄李輝東聽了盯著馮正明:“你準備要在滬城開店”
馮正明笑了笑:“開不開店暫時還不能確定,但是我想先去看看,聽說現在滬城的城東建設的很好,我想去那邊考察一下,看看是否能有適合我們開店的地方和條件。”
五師兄曹志國有些奇怪:“正明,我們去參與回歸國宴的時候,我看京里對你都很推崇,你不是也想在京里重建燕喜樓的嗎
那你為什么不直接進京反倒是選擇要南下去滬城”
馮正明收起笑容,神情變得認真起來。
“五哥去京里,我們肯定會有很大優勢,當初在京里最出名的就是魯菜,可是這些年南方的發展要更好。
尤其是在滬城,那是個東西南北包括海外各種文化匯聚的地方。
到那里,我們會面臨更大的挑戰,但也更能展現我們的手藝。”
三師兄楊斌開口:“所以正明你是要去跟國內海外的各派菜系正面較量”
馮正明點頭:“對,這些年我們魯菜還是太保守,我們始終堅持自己的傳統,也始終只在北方,沒有想過要南下的意思。
可現如今南下的人越來越多,大量的財富也都在往南方匯聚。
如果這個時候我們不去南方占據一席之地,恐怕將來我們會落后別人很多。”
“落后別人”
這個話讓三位師兄感到不解
馮正明繼續解釋:“是的落后別人,不是技法上,是一些烹飪理念上。”
稍微停頓了一下,馮正明臉色非常嚴肅。
“我通過去京里參與回歸國宴就想明白了一點,就是很多時候,我們不能等著大家習慣別人定下的規矩,然后按照別人的規矩去改變。
我們要想讓我們的東西被更多人接受,就必須要拿出實力來,要成為定規矩的人。”
師兄們面面相覷,都有些驚訝地看向馮正明。
實際上,從京里回來后,師兄們已經察覺到了,馮正明正在定規矩。
他首先是在自己幾家店里進行推行。
像是泉城幾家干飯鋪,無論是衛生、環境、餐具方面馮正明都進行嚴格要求。
同時馮正明也對后廚的出菜進行了更加嚴格的要求。
這一點三師兄楊斌有著最直觀的感受。
馮正明之前去老鋪檢查,對后廚里出菜進行了相當詳細的要求。
比如每盤菜應該要保證什么樣的量。
盤頭的大小,盤子里不同材料的多少。
包括上菜前,盤子邊緣必須要擦干凈,不能有湯汁粘在盤子邊上。
這一系列有些嚴格的要求,給后廚打下手學徒帶來不小壓力。
好在,平時楊斌對他們的要求也不低。
所以在適應了幾天后,也都基本上能夠掌握住。
馮正明在自己的幾家店里這樣推行嚴格的規矩。
師兄們都很清楚,他這肯定不是單純只是要嚴格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