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餐真正在海外廚師面前展現出實力。
所以需要有代表性的人物站出來,向所有人展現出中餐廚師們的那份底氣。
“首先真的很感謝港城特區這次邀請我們來,還有感謝各位海外廚師同仁不遠萬里來跟我們進行這場交流。
我想過去我們之間因為遠隔萬里,所以大家相互之間是缺少交流的。
無論是我們對你們,還是你們對我們,都是帶有一定的異樣眼光去看待對方。
所以我們會無法理解你們的一些烹飪手法,你們可能也無法理解我們的一些烹飪理念。”
馮正明說到這,看向了科夫曼。
“今天,我和科夫曼先生,在這邊后廚里,進行了一道菜的交流,我想我們都一下子發現了,原來我們相互之間有太多太多的相似之處。
無論是中餐還是西餐,我們都是在努力做出美味的食物,滿足顧客的口腹之欲。
讓顧客可以品嘗到我們費了心血做出的美味。”
馮正明的話說的相當樸實,獲得在場幾乎所有廚師的認同。
尤其一些海外廚師,聽到馮正明剛才和科夫曼在后廚交手了一道菜。
他們一個個臉上都浮現出一絲驚訝。
不過看到科夫曼臉上笑容,大家也都看得出,兩個人交手很愉快。
“希望將來,我們可以有更多這樣交流的機會,我和在場的中餐廚師們,還有一些沒有到場的大廚們,誠摯邀請各位海外的廚師同仁,都可以來和我們進行更多的交流。”
馮正明的這個話,獲得了在場中餐廚師們的認同。
這一次的廚藝交流,確實是給了各地廚師們不少啟發。
尤其是剛才他們和海外廚師交流的時候,大家也都發現海外廚師對中餐充滿好奇。
這種好奇是因為不了解,所以大家才需要更多的交流。
只有通過更多的交流,更多的交手,甚至是更多針鋒相對的交鋒。
可能雙方才可以更好的了解對方,也能夠把很多東西相互融合。
馮正明最后是先向科夫曼夫婦發出邀請。
“如果可以,我希望科夫曼先生和您的夫人,今年或是明年有空,可以到我們齊魯去訪問,我們可以在齊魯進行一場更加深入的廚藝交流。”
科夫曼和妻子相互看了看,接著科夫曼就同意了。
“好的,我愿意接受馮你的邀請,如果可以,我甚至希望,你可以早日在滬城開你的餐廳,到時候我們兩家餐廳可以更多的進行一些交流。
我也希望你可以帶著你的夫人一起去我們的餐廳拜訪。”
馮正明笑著答應:“謝謝科夫曼先生的邀請,我想我和我妻子應該會在,我們滬城開餐廳之前,先去拜訪你和你的夫人。”
科夫曼夫人終于忍不住開口,她是直接向羅晴拋出飛吻邀請。
“羅晴,我們等著你們去。”
羅晴笑著點頭答應:“我們一定會去的。”
這一刻,國內各地的大廚們,還真挺羨慕馮正明的,尤其是羨慕他提前學了外語,能夠和科夫曼夫婦如此無障礙的交流。
當然,各地廚師也都向其他海外廚師發出邀請。
不少海外廚師也都是接受了邀請。
在一種中西方廚師們和諧交流氣氛中,這場港城舉辦的宴請表演圓滿結束。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