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領導們跟馮正明只能是換了個話題。
“正明聽說你要去滬城開店”
馮正明點頭:“是的,那邊商鋪我都已經找好了,年后應該就會帶人過去。”
領導問:“你真的覺得,在滬城那樣的地方,可以有魯菜一席之地”
馮正明一臉認真:“滬城即將成為一座國際化的大都市,那里可以有國內和海外各種美食的一席之地,匯聚大量粵菜、川菜等地方的廚師。
為什么不能有我們魯菜的一席之地”
稍微停頓,馮正明接著往下表達自己的意思。
“滬城本幫菜,相當多的技法都是源自我們魯菜,只是在口味上有不同,我們也可以進行一些改變,這方面我們魯菜可以說是很有經驗。
魯菜雖說不像是川菜有那么多獨特調口,但魯菜絕不是只有別人印象中的齁咸。
魯菜是能夠把酸、甜、咸、鮮都很好融合在一起,達到一種平和的調口。”
馮正明又給幾位省里領導舉了一些例子。
“就像是醋口,我們就有很經典的醋鯉魚,還有融合酸、甜、苦、辣、咸多種口味的九轉大腸。
因而在口味上,魯菜是能夠做出相當多的一些改變,去適應不同地方人的口味偏好。
別人總說我們魯菜黑黢黢黏糊糊,可我們也有芙蓉蟹那樣一道清爽的菜。
也有最為考驗廚藝的清炒里脊絲那樣的菜。”
聽馮正明這么一番話,在場領導也都是頻頻點頭。
這段時間,通過馮正明在外面四處跑動跟人交流。
看那些報紙和新聞上的報道。
還有馮正明在省電視臺那個做菜節目播出。
領導們對魯菜也有一些更深刻的認識。
所以也自然會希望,馮正明可以把魯菜推廣出去的。
“哈哈哈,看起來我們的狀元確實是很有自信,如果有什么需要支持的話,狀元盡管說出來。”
馮正明微笑:“家鄉已經給了我很多的支持,沒有家鄉的支持,我也不可能成為全國烹飪技能大賽的狀元。
我的手藝也是在家鄉,跟著師父學來的,所以我永遠不會忘記家鄉對我的栽培。
等之后在滬城站穩腳,我會吸納更多魯菜青年廚師去那邊幫忙。
也會把更多我們齊魯的特產,通過我在滬城的店,推廣向全國各地,和世界各地去。”
聽完馮正明的話,領導們全都滿臉笑容相當高興。
其實這兩年,馮正明的幫忙下,已經幫省里打通了不少海外渠道。
像是壽光那邊的蔬菜,還有章丘的大蔥,以及省內不少地方的大棗、金絲小棗。
都是在馮正明幫忙推動下,成功獲得了不少海外的訂單。
同時,馮正明也幫忙吸引了一些外來的投資。
像是港城羅錦良在泉城投資的醬園廠。
還有在島城那邊一些來自海外的加工企業投資。
雖說大部分投資也是看中齊魯給的各種優惠政策,以及有著幾處港口的優勢。
但馮正明這個全國烹飪大賽狀元的名氣,也是吸引一些人來考察的一個關鍵因素。
這方面省里幾位負責外接的領導還是很清楚。
很多海外投資商,首先想到來齊魯,其中原因就有因為知道馮正明這位全國烹飪狀元名頭,想著到齊魯來考察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