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了馮正明的話,店里眾人頓時也不再反對。
因為每個人都明白,他們的眼界還是不如馮正明。
他確實要看得比大家更加長遠。
確定兩家店不同針對的客戶群體。
做出一些改變,是一種更合適的應對策略。
江成哲開口:“不愧是主廚,替我們把很多東西都提前想到了。”
這話江成哲是發自真心的稱贊。
因為很多東西,江成哲確實也沒有考慮過。
他只是看到西餐館街上這家店生意火爆。
完全形成了對周圍西餐館的全面碾壓。
更是能夠吸引到大量海外在國內工作人的喜歡。
所以江成哲單純只是想要把這家店經營好。
如果不是馮正明去另外一家店,還有他去防洪大堤上給人家做飯,回來路上親眼見到很多的人和事。
可能單純只在西餐館街上這家店里,根本體會不到外面的變化。
現在的馮正明在江成哲眼里,已經不只是一位頂尖大廚,開始向一位真正老板轉變。
要能夠提前感受到市場變化,及時作出一些調整。
確定兩家店的方案后,馮正明和江成哲接下來帶領后廚里進行一番研發。
馮正明他們的研發,不像是很多高檔餐廳和大酒樓那樣。
可以不計成本單純是堆食材進行研發。
馮正明會詳細考慮各種食材的成本,更是會經常和江成哲他們一起去農貿市場,甚至是去海邊出海打漁的漁船停靠港口進行考察。
只為實時了解到食材的成本價格。
然后根據食材的成本價格,再去考慮應該推出一些什么樣的新菜單。
雖說是要提價,但依舊是要讓人覺得他們店里物美價廉。
這可以說是一個相當考驗耐心,也考驗廚師各方面能力的過程。
馮正明和江成哲進行了多方面的考量。
連羅晴和舅媽都一起幫忙進行成本核算。
最終,確定了一份全新的菜單。
菜單上保留一部分低價菜。
其中把子肉、肘子和四喜丸子的價格沒有變化。
但瓤豬蹄的價格是提高了一些。
這道菜如今算是餐館里很受歡迎的一道菜。
尤其是不少海外的人很喜歡到店里點這道菜。
馮正明又在菜單上加入一些海鮮。
雖說沒有直接添加那些名貴海鮮,但小海鮮的加入也是讓不少海外人和外企的白領們喜歡。
最后就是,把之前一部分炒菜撤換,從原本一些豬肉和內臟的炒菜,變成了牛肉和雞肉,還有一些比較偏西式口味的小炒。
并且在江成哲自己主動請纓下,馮正明還在菜單上加入紅酒牛尾之類西餐菜式。西餐館街上這家店的新菜單一經推出,很快就引起了不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