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很多本就喜歡滬城那種老弄堂調調的人很受用。
當然,也會有一些外地人根據推薦指南,專門找到這些本幫菜小館子,想要嘗嘗正宗本幫菜。
推薦指南在滬城刊發了一個多月時間后。
滬城電視臺再次找到馮正明和黃濤,想要采訪一下他們。
這自然是在馮正明的算計中,知道電視臺一定會找自己。
馮正明和黃濤一起接受了電視臺的采訪。
采訪他們的節目,很快在滬城本地電視臺播出。
采訪中,滬城電視臺首先就開誠布公,向馮正明發問。
“馮狀元,您是一位魯菜廚師,為什么會想到來滬城開店而且您還一下子在滬城開了四家店,您真的對自己的手藝一開始就如此自信”
馮正明也是相當直接回應:“哈哈哈,我確實是對自己手藝很自信。”
現場這個回答,在現場就是引起了一片驚呼。
這話是事先沒有對過臺詞的。
所以現場馮正明的話,確實有點出乎大家意料。
馮正明之后才按照事先對好的臺詞說。
“其實我是覺得,無論是魯菜還是本幫菜,都屬于我們中餐烹飪的一部分,或許在口味上魯菜和本幫菜會有不小區別。
但是這個和各地人口味有關系,應該說這就是我們古人常說的水土不同。
但從烹飪的技法上來說,國內各地烹飪的技法基本是共通的。
既然在技法上共通,自然魯菜和本幫菜也是可以共通,和其他的菜系也可以共通。”
馮正明的這番回答在被播出后,獲得很多觀眾的認可。
大家也都覺得,烹飪上全國應該沒有太大區別。
之后馮正明又介紹了自己到滬城開店的初衷。
“我來滬城開店,就是想要讓更多人可以了解我們魯菜,不要被刻板印象給影響了,導致大家總是覺得魯菜就是黏糊糊黑黢黢的。
其實魯菜有很多技法,也不都是黏糊糊、黑黢黢,更不是所有的魯菜都一定是很咸。
就像是本幫菜,也并非全都只是齁甜,有很多可以變通的菜品。”
介紹完自己的店,馮正明才緊接著介紹自己和小師叔黃濤,找到滬城本幫菜老師傅們,還邀請了港城兩位美食家一起做滬城餐館推薦指南。
“做那個小冊子,我們就是希望來到滬城的人,都可以在滬城吃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在滬城學習、工作和旅行的時候,也能收獲一份可口的美食。”
這一番電視臺的采訪,可以說是再次拔高了馮正明和黃濤在滬城的聲望。
同樣他們那本推薦指南,也是逐漸成為了很多人在滬城找餐館必看的。
而就在推薦指南的知名度提升不久。
馮正明和黃濤一起邀請蔡先生、唯靈,和滬城的幾位老師傅,專程在電視臺和報社的見證下,給推薦指南上被推薦的餐館,掛上了他們專門定制的牌子。
在滬城的電視和報紙跟蹤報道下。
當一家一家上了推薦指南的餐館,被馮正明親自上門掛牌。
這些餐館的老板們全都是激動不已。
因為其中不少館子,都是一些街邊的小館子。
甚至還有家中在老弄堂家屬區里的館子。
這些小館子平時都是做做附近一些本地人,或者是租住在附近外地人的生意。
因為經營這樣的小館子通常不可能聘請什么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