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第二天,比賽進入了一個休賽日,也是所有廚師緊鑼密鼓各自準備蔥燒海參的日子。
就像是粵菜鮑汁撈飯中的鮑汁,魯菜中蔥燒海參的蔥燒汁,也是需要用各種料燉煮出的高湯打底,再經過不同廚師的調味手法去制作。
不同廚師在煮湯這一步上就會有一些區別。
正常情況,高湯是老雞、豬骨、火腿的大火燉煮。
可能如果是放在營養學上,這種高湯會被視作不健康的嘌呤湯。
但實際上,世界各國的烹飪中,湯都是很重要的調味手段。
你可以說湯不健康,全是嘌呤沒有營養。
但上好的高湯烹飪中使用,就是能讓菜變得更加美味。
朱旭、孫海、夏蕙、管偉他們四個因為跟馮正明在滬城挺長時間,所以他們受到馮正明和江成哲的一些影響,他們高湯做法是馮正明和江成哲兩人結合魯菜和粵菜后手法。
四人都是選用老雞、棒骨、火腿,還會加入一些泡發好的海鮮干貨。
剁成大塊的老雞、棒骨是先要過油后,再進行一番燉煮。
他們的煮湯方式,實際上是有些類似粵菜鮑汁。
不同的是,馮正明和江成哲手法結合,還會加入大量油炸后的蔥姜邊角料。
尤其是魯菜最重要的章丘大蔥,更是會大量的加入。
如此才能讓高湯出來后,本身就包含濃郁蔥香。
顧志成和夏明燁的煮湯方式比較傳統。
用的料差不多,只是不會加入很多海鮮干貨,同樣他們也會加入油炸后的蔥姜邊角料,以及大量的大蔥煮湯。
不同的廚師,煮湯的配方也是有區別。
主料都是一樣,但加入一些香料會有所不同。
還有香料的多少,不同廚師也有區別。
所以煮湯的過程,電視臺方面雖然也在現場拍攝。
但實際上并沒有拍出多少真正門道。
馮正明和老師傅們還有評委們一起現場觀察了一番。
科夫曼和馮正明進行著一些交流。
“馮,你們這種高湯煮制,會不會還要進行過濾”
馮正明微笑解釋:“過濾是肯定會,因為他們這個湯是用來做蔥燒汁的底湯,所以他們不會進一步進行處理。
如果是做一些頂級的清湯菜式,還需要對這些燉煮出來高湯進行掃湯。
要把湯最終清理到清亮如同茶水般的樣子。”
科夫曼:“哦,這個我知道,你在港城的時候不是演示過嗎那種手法確實很利害。”
馮正明:“實際上掌握好技巧,掃湯倒也不是很難。”
科夫曼又問:“我看到他們都會用大量你們本地大蔥,我也品嘗過你們本地大蔥,味道確實不一樣,他們用這么大量的蔥,是為什么”
馮正明解釋:“因為他們這個湯要做蔥燒汁,蔥燒汁的重點就是蔥香味,所以在煮湯的時候,就需要給足一定量的大蔥。
實際上還有一種給湯汁蔥香味的辦法,那就是油炸出蔥油來,再把油炸后的蔥和油一起蒸制。
可以更好的激發出蔥香味,最后在蔥燒汁出鍋時,把油打入其中,也是可以把蔥香味激發。”
科夫曼笑著給出建議:“其實你們也可以在湯里加入我們西餐的蔬菜,給湯增添一些蔬果的香味,同樣可以去除那些料的味道。”
馮正明:“對,確實可以,很多地方我們做菜的方式是可以共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