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蔬菜的加入,很多時候會改變蔥燒汁的味道,所以一般煮蔥燒汁的湯不會加入蔬菜,我倒是會稍微加入一些。”
聽馮正明的話,科夫曼頓時就笑瞇瞇看向他。
“馮,你總是那么大膽,你的很多菜都富有創意,你也很敢去嘗試。”
馮正明笑了:“用你們那的話說,廚師也可以算是藝術家,藝術家不就應該要有創意和勇于去嘗試自己的創意嗎”
科夫曼很同意馮正明的話。
“不錯,我們廚師是后廚里烹飪的藝術家,一方面要讓客人吃飽,另一方面還要讓客人吃好,能在我們的菜品里同時享受到一份美感。”
馮正明:“最重要還是要讓客人吃飽,我們國內經濟環境也是這幾年才慢慢好起來,我是更希望大家都能吃得飽。”
科夫曼也認同馮正明的這點。
“不錯,吃飽是第一要務,來我們店里的客人,應該可以盡情享受食物帶來的滿足。”
馮正明和科夫曼的交談,讓老師傅們和京城來的評委都相當好奇。
只是大家都聽不太懂,也只能是看著他們用外語交流。
崔老師傅很好奇問顏老師傅。
“正明什么時候外語這么好的”
顏老師傅搖頭:“我也不知道,可能是他這幾年在外面跑得多,所以就偷空學了一些外語,何況他和一些國外廚師交流也多,也確實容易學會外語。”
旁邊王老師傅插話:“對,語言學習環境很重要,正明滬城店里外國人多,所以他確實更容易學外語。”
幾位老師傅不禁是有些羨慕,覺得會外語跟人家交流確實好。
老師傅們當年都出國去參與過一些交流活動。
只是他們那時候不會外語,還需要通過翻譯去交流。
所以他們出國交流時,很多想交流的東西并不能很好的交流。
現在看到馮正明和科夫曼無障礙的交流。
老師傅們都覺得,馮正明這樣可以和海外廚師用外語交流,是真的可以更好的進行交談,相互把理念說明白。
馮正明和科夫曼繼續聊著。
“我覺得很多時候,我們國內和你們國外是有一定的誤解,或者應該說有一些偏頗,一些并不是真的很懂的人在你們那邊做了一些不正宗的中餐,讓你們誤會了。”
科夫曼很同意馮正明的這個說法:“是的,你們國內很多西餐館也有相同的問題。”
馮正明笑了;“所以這次請你來,是希望讓你看一看我們魯菜的一些烹飪過程,好打破過去的一些誤解。”
科夫曼點頭:“這樣的交流很好,這次過來確實讓我更好的了解你們中餐。”
整個上午,比賽的廚師們都在煮湯。
這份底湯對接下來蔥燒汁至關重要。
每個廚師都拿出他們各自的一些獨特手段。
可以說,這一鍋底湯,是凝聚了在場這魯菜百強廚師們經驗和能力。
馮正明在看的時候,還給科夫曼說了一個故事。
“過去在我們首都,有一家很特別的魯菜館,那家魯菜館的老板每天是天還沒亮就起來熬湯,他那家餐館每天做的菜,就根據他每天煮好湯的量確定。
只要那一鍋湯用完了,那老板就歇業,絕對不再做菜了。
但是那家餐館的生意很好,首都所有人都夸獎老板的手藝好。
后來當時朝廷宮里的皇帝聽說了這個事情,就專門派人找到那個廚師。
請那位廚師去宮里做一頓飯,但那時候進宮不允許自備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