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讓那廚師相當發愁,因為沒有好湯他做的菜未必能比宮里御廚做的好。”
說到這里,科夫曼聽得覺得很有趣。
他好奇地追問:“那位廚師用了什么辦法呢”
馮正明笑了笑繼續說:“那位廚師經過一夜思考,想到了一個辦法,他提前把湯煮好,然后過濾出來后,用一塊布把湯都吸到那塊布里。
然后就帶著那塊布一起到宮里去做菜。
進宮之后,他用一碗清水,把布里的湯泡出來,就用那一碗湯做菜。
事后獲得了宮里皇帝的喜歡,皇帝給了他很多封賞。
他卻只要了皇帝賞的金銀,拒絕了留在宮里,出宮以后就趕緊離開首都。”
聽完馮正明這個故事,讓科夫曼先是一愣。
琢磨了一下,科夫曼明白馮正明這個故事的意思。
“哈哈哈,馮,你的意思是,魯菜廚師的湯很重要吧”
馮正明點頭:“我們國內有句古話,唱戲的腔,廚子的湯。”
科夫曼很贊同這點:“湯確實是很重要的東西。”
時間臨近中午,忙碌一個上午的廚師們,也幾乎都已經收拾一番暫時結束。
不過廚師們沒有關火,只是把火調整到最小的狀態。
接下來還需要慢慢去燉煮這一鍋的湯。
馮正明馬上讓賽事方的工作人員準備午飯送過來。
午飯也是早有準備,是夏老師傅安排人做的。
菜上也是很豐盛,務求是讓廚師們都能吃得好吃得飽。
吃午飯,馮正明和老師傅們、評委們也是和廚師們一起吃。
只不過雙方之間顯得有些涇渭分明。
大家還是都遵守一份默契,盡量相互不進行交流。
防止被人說他們有暗中指點的嫌疑。
被盯著最緊的人,自然是馮正明。
程國勝他們一些大師傅,明顯擔心馮正明趁機給年輕廚師們傳授經驗。
不過馮正明壓根沒有要傳授什么的意思,他和科夫曼是邊吃邊聊,還作為翻譯幫科夫曼和老師傅們進行一些交流。
等到午餐結束,有工作人員專門來找到馮正明。
“馮狀元,有幾位贊助商的老板他們來了,說是想要見見你。”
馮正明稍微一愣,很快倒是明白了老板們找自己的意思。
應該是比賽廚師做蔥燒海參的消息傳出去,贊助商的老板們也想嘗嘗。
馮正明跟科夫曼和老師傅們,還有評委們都說了一聲。
然后他就跟著工作人員先離開備料后廚這邊。
回到酒店,馮正明見到了澳城贊助的大亨竟然也在。
看到馮正明,對方笑呵呵主動打招呼。
“馮狀元好啊。”
馮正明趕緊上前和對方握手:“您好,沒想到您還專程趕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