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身后,同樣有車馬及駱駝,直延伸到南方的天際邊。
敦煌到伊吾七百里道途上,這時候不知道有多少軍士、役徒、車馬、駱駝在行進。
茫茫黃沙,似乎永無止境。
炎炎烈日,幾乎要把人烤焦一一這并非夸大,一路上拓跋思恭已經見到不少渾身黑乎乎的戶體躺在沙地里了。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不知道誰吹起了竹笛,那聲音凄涼得直讓人落淚。
拓跋思恭暗暗給自己鼓勁。
他好不容易才爭取到出征的機會,他還只是個小小的副部曲將,他還要建功立業。
一番心理建設后,自覺感受好了許多,便下了烽燧,準備吃些食水了。
六月二十四日,左右驍騎衛八百騎離開了烽燧,在向導的引領下,踏入了茫茫沙漠之中。
數百里黃沙漫天,即便帶足了食水,個中滋味依然難以言喻。
僅僅第一天,拓跋思恭就看到了不少橫七豎八倒臥于地的干尸。
他們不知道是誰的丈夫、父親和兒子,反正永遠回不去了,永眠在了出征途中,與黃沙作伴。
第二天遇到的情景與之類似,損壞的車輛更是隨處可見。
他們在向導的指引下,來到了一條幾乎不能稱之為河流的小溪畔,眾人像餓狼一般,三步并作兩步,直接沖了過去,也不管干凈不干凈了,大口飲起了水,然后又小心翼翼地把牛皮水囊灌滿。
河對岸停著一支規模不小的車隊。
借著夕陽的微光,拓跋思恭發現役徒們麻木地看著他們,臉色沒有半分變化,似乎已在沙漠中耗盡了體力和精氣神,與行尸走肉也沒有太大差別了。
他本以為自己會嘆口氣,但他驚訝地發現自己居然沒有,臉竟然變得和那些役徒們一樣麻木...—
第三天依然是茫茫沙漠,且沒有遇到河流或濕地,他們在沙丘下度過了難熬的一夜。
這一天損失了不少馬匹,人也倒了十來個,可能天太熱了吧。
第四天依然是不見邊際的黃沙,景色單調得讓人絕望。
路上遇到了兩位把自己緊緊裹起來的信使,拓跋思恭把寶貴的飲水給了一些他們。
信使千恩萬謝之后,矚咐他們一定要小心,十天前刮了場大風沙,一支運糧隊迷路失蹤了。
拓跋思恭渾身毛骨悚然。
草原上也有沙漠,但比起西域的沙漠,似乎「溫柔」多了。
第五天他們找到了一個小湖泊,終于可以喘口氣了。
向導告訴他們,差不多再有三天時間就能走出這個沙漠了。
拓跋思恭松了口氣。
一貫風馳電的左右驍騎衛,來到了茫茫大漠之中也快不起來。他無法想象,如果有敵人躲在沙漠中某個小綠洲內,然后疾馳而至,大舉突襲,他們該怎么辦?
不熟悉地理,這仗真的沒法打。
七月初一,果如向導所說,他們遠遠看到了伊吾故縣的城墻,周圍的景色也慢慢好看了起來,
多了不少綠意。
拓跋思恭差點喜極而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