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用泥土夯成屋舍中,有人抬頭張望了下,又很快消失無影。
雙方的騎兵快速接近,各自陣中不斷有箭矢飛出。
一方有重甲保護,軟綿綿的騎弓實在難以穿透,只有少許倒霉鬼被射中馬匹,栽落馬下。
低羌部落民身上多半只有皮甲,損失就大了。
只這一輪施射,其實勝負就分了大半。
不過這還沒完,當雙方距離更加接近的時候,東邊的黃沙中突然飛出了許多投矛、飛斧,又準又狠,直接將這百余氏羌輕騎的陣型給砸了個七零八落、暈頭轉向。
敵軍大隊一沖而入,刀槍齊上,將最后的氏羌輕騎給徹底擊潰。
運糧隊的丁壯們全都看傻了。
這是什么打法?一照面就先投擲武器,誰教的?
不過沒時間給他們驚訝了,因為東邊又來了一股煙塵,顯然敵有援軍抵達,
完了!這是每個人內心中下意識的想法。
旋又有些悲憤,你不讓我回家,老子跟你拼了!
被擊散的氏羌輕騎失去了繼續戰斗下去的勇氣,紛紛向四周潰走。
有的人慌不擇路,沖到了河邊或沙漠里,自無幸理。
有的人則腦子還算清醒,瘋狂向西逃去,通知前面的運糧隊伍做好準備,以及最重要的一一知會正在搜尋敵軍蹤跡的殷將軍。
十月二十一日,天陰沉沉的,風沙也大了起來。
正沿河進軍的落雁督殷熙收到了輾轉多處送來的消息:似有繪胡分作多處,襲擾糧道至于人數,則眾說紛紜。
有人說不過數百騎,有人說千余騎,還有人說有兩三千騎。
殷熙首先否定掉了數百騎的說法,判斷來敵大概在兩千上下。
胡是小國,又不斷遷徙,能有幾千兵就不錯了,而且這個實力一定還是不斷征服、
吞并零散部落后達成的。
他又分析了下自己手頭的兵馬:落雁軍帶過來了五千騎,另有左右驍騎衛數百人、幽州突騎督兩千戰兵,夠了!
現在的問題是,如何逮住這股敵人。
他心中有一個猜測:別看焉耆、龜茲二國很多城鎮、村落投降了,但他們心里怎么想的不好說,定有人暗地里給胡提供補給。
基于這個判斷,事情就不難了。
沿著主要水源走,在有大量人口聚居的地方重點偵查,必有所獲。
而且,他隱隱覺得,這股繪胡似乎挺自信、挺驕橫的,完全沒把別人放在眼里,這也是機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