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茲不過十萬戶口,只抵梁地一郡,人家真要不計代價打過來,你如何抵擋?
想起先前梁國數次致書,他都沒有理會,此時便有些后悔,
好在梁帝在長安召見他時給了機會,并未過分折辱,而今妻兒尚在,闔家團聚,已是不幸中的方幸一一聽,嚴格說起來也不是,妹妹被留在了梁帝身邊。
喉!他默默嘆了口氣。
梁帝什么自的,他又怎么可能猜不透呢?一是身邊留個熟悉西域事務之人,
以備顧問,二是給自家那個弟弟一點威脅吧。
他若不聽話,甚至反叛,梁帝還有手段對付他。
彭熾夫婦二人也跟著人潮來到了間闔門廣場上,耳邊不斷傳來百姓的議論一說真的,他挺愛聽洛汴百姓「大放厥詞」的,因為他們真的很懂,至少看起來很懂。
「魏晉之世,西域僅止于樓蘭、高昌,今上盡復漢時疆域,大梁實乃煌煌正朝。」
「我看著也像。不過國朝其實沒必要打西域。昔年漢武帝西征,實為對付匈奴。大梁北邊可沒匈奴了,西域可打可不打。」
「你也就這點眼界了。這些年來洛陽的胡商沒見過?前些時日,都有粟特人在城中購置宅院了,說是要做買賣,釀葡萄美酒售賣。」
「你這般喜歡征西域,就該讓你服役,走一趟就老實了。」
其他人聽了,哄堂大笑。
彭熾也忍俊不禁。是啊,每個人的追求是不一樣的。
武人想要立功,封妻蔭子。
土人只想著治產業,傳給子孫后代他這類出身寒微的文人其實和武人利益一致,需要投奔邊帥,指望著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至于普通百姓,他們只想過自己的小日子。你打仗可以,別影響我就行,他們最怕的是被征發為丁壯,隨軍挽輸,那可真是苦不堪言。
當然,不排除一些百姓自恃勇武,想要博取軍功,但這都是少數了。
但大勢之下,個人的力量太渺小了,每個人都被洪流裹挾著往前走,身不由己。
正感慨間,一大隊軍土走了過來,將不斷往前擠的百姓向后推。
彭熾與其中一人目光相接,兩人都愣住了。
對面那人赫然便是剛剛班師的黑稍左營小校,先前還在廣場上列隊呢,這會就來維持秩序了。
只見那人背插認旗,看樣子是個隊主,朝彭熾笑了笑,又轉身去了他處,呵斥不斷。
「我父當幢主時舉薦他當隊主,來過我家幾次。」彭熾小聲朝妻子說道。
張氏點了點頭。
黑稍左營的駐地就在河內郡野王縣,在這碰到軍中熟人太正常了。
彭熾文把目光投向場中。
那位隊主左刀右弓,身披重鎧,威武不凡。原本的札甲之外,似乎披了件「一環扣一環」的新甲,倒是少見,難不成是繳獲來的?
他們應該很快就會回河內休整了。在長安面圣的時候,應該得到了不少賞賜吧?連帶著戰利品,估計人人都發了筆小財。
彭熾深吸一口氣,真是百無一用是書生。下次太學去辟雍練騎射的時候,他一定得好好練,把日漸荒廢的技藝撿起來。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