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寧把地圖扔開,強迫自己閉眼。
這一夜他半夢半醒,好像始終沒有睡著,又好像始終沒有清醒。他恍惚見到自己身在戰場,四周到處是血,到處是斷裂的兵器,橫七豎八的死尸和殘肢。
他看到將士們汗流浹背地往來奔走,遠處時不時傳來馬蹄的轟鳴、戰士
奮身廝殺的吶喊,還有凄慘到無以言喻的,傷兵們難以忍受痛楚的慘叫。他大聲的呼喝,想要接手指揮戰斗,卻沒有人聽。
他猛然驚醒,天色已然微明,有將士起身刷洗馬匹。
倪一披著輕甲,侍立在旁邊,用有些擔心的眼神望著他。
清晨的風吹來,帶著嗚嗚的嘯叫。營地上風處洼地,洼地里有沒過小腿的積雪。這時候洼地里的土坷垃和冰雪碴子被風卷起,落在營帳和甲胄上,發出劈劈啪啪的輕響。郭寧從中聽到了一點特殊的聲音,他問倪一:「你聽到了么?」
這話問的突兀,倪一沒懂但眾多將士的動作都微微一滯,所有人的目光都轉了過來。顯然,雖說將領們不泄露消息,但將士們還是本能地感覺到氣氛不對。
郭寧又問:「你們聽到了么?」
倪一還沒回答,郭寧已經挺腰起身。
沒錯,那是輕騎全速奔馳接近的聲音,郭寧甚至能聽出,伴隨著馬匹四蹄騰越的鈴聲輕響,那是掛在馬鞍前橋、代表十萬火急的鑾鈴。
按照大周的軍隊制度,傳遞消息以金銀牌符為憑。為了避免被敵人攔截騷擾,信使通常不會攜帶任何引人注目的東西。只有情況格外緊急時,才會在馬鞍上懸掛鑾鈴,代表騎士擁有隨時征用馬匹或船舶的權力。
而且,按照徐瑨的判斷,后方信使應當帶著那位大匠,明天晚間趕到。是什么緊急情況,使信使加快了速度?
郭寧用力咬了咬牙。
一個人如果面臨局勢惡化,難免會不安、驚恐;一旦不安驚恐,就心志動搖;一旦心志動搖就意氣消沉。但郭寧的性格堅毅,越是面臨逆境,他越是冷靜的像鋼鐵。
他道:「有信使來了,帶進來。」
信使須臾就到,一前一后兩個人,是在營外剛巧遇上的。
前一人連連揮鞭策馬,馳奔到郭寧面前,來不及跳下,只猛拽著韁繩,任坐騎連連打轉。
后一人只得道:「你從北面來,你先說。」
前者稟報:「陛下,我是前隊第四將張平亮麾下……」
「我記得,你是山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