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父子辯駁;上元佳節
從他倆所述言論便可以捉摸到憲政會和中華黨的差異,盡管總體立場皆為中、中右,但推崇沙文主義的后者無疑更傾向于盡早開啟戰爭。
大明權貴們的政治訴求本質上是為了牟取利益,這實際上也是“經濟決定政治”的一種體現。
不過,政治對經濟的反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大明的演變模式和體制決定了生產關系的變革舉步維艱。
相對溫和的強制贖買土地這一政策取得的成果雖然顯著,但巨大的財政需求使其施行的廣度有限。
由于成員來源繁雜,憲政會的內部意見很少能夠統一,這是一個雖然稱不上松散,但大多數時候都難做到同心協力的集體。
眼下他們的觀點之一是最為保守的,也就是維持現狀、亦或是暫停土地公贖,本質上就是團結大明的一切階層。
另一觀點就是皇太子所主導的,在戰爭開始之前整個大的,如此能夠為接下來的備戰和戰爭打下更好的基礎;而待戰爭爆發后則中止這項政策,以緩和不滿。
與大明憲政會相比,中華黨則要統一的多,其主流看法恰恰是待戰爭爆發以后再推行一場雷厲風行、規模浩大的公贖,所需的巨額資金可以通過發行債券充抵。
“大明各地的差異比臆想的要大得多,記著這一點的人卻沒多少。做決策時不可空洞,若不貼合實際如何能行務農者、當工者幾何土地狀況如何須知擁田百畝與擁田百頃之人不可同類而語。”皇帝如是說道。
“可總歸要有個大方向。”朱立鍥回道。
這個答復讓皇帝微忿,他把筷子往那白瓷筷枕上一擱,發出清脆的“咵”的一聲。
“小火慢燉也好、大火煎炸也罷,目的是在做出一道好菜來。我看憲政會連要做什么都沒想明白,為了贖地而贖地,可笑不”
“內部混沌一團,天天吵,這不好。近些年,憲政會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姜潤存此人著實不堪。”
所謂的姜潤存就是憲政會這幾年的一把手姜津錄,這件事是個引子,讓皇帝對于憲政會的不滿明顯的表露了出來。
當然,這也是在變相的批評朱立鍥。
不過朱立鍥并不服軟,硬生生地回道“父皇,憲政會的事姑且不提,單論公贖田畝,三十六年迄今兩年,江西、浙江、湖北三地的經濟漲勢顯著減緩,尚不及前些年;農戶所受壓迫甚重,極易受鼓噪。不管作何想,這都是勢在必行的舉措,哪怕只是做樣子。”
“你有你的顧慮,我有我的考量”皇帝用不容置疑地語氣說道“此事打回原樣,沿用去歲的開支,停了那新添的國債。”
父子倆的交談把大年初一好端端的午飯弄的頗為冷峻,朱泠婧相當無奈,她瞥了一眼一直默不作聲、埋首吃飯的弟弟,然后把目光收了回來。
這個同父異母的皇弟年紀還小,尚不及弱冠之年,而且也相當的我行我素,喜歡搗鼓自己喜歡的事物。
形象說來,就是朱厚照第二。
鑒于朱立鍥的儲君之位穩穩當當,所以也不存在什么爭權奪位的可能性,索性就悠哉悠哉的過日子了。
相比起對皇太子的批評,皇帝對朱泠婧的語氣就要舒緩多了,“時刻記著你自身境況,要自主,不可忘形。”
意思也很簡單,要牢記自己的皇族身份,地位雖然超然,但言行舉止都代表了皇族,做事必須瞻前顧后。
“謹遵父皇教誨。”朱泠婧立刻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