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值房之后他才平復了心境,隨即開始例行公事地審閱那一份份報告。
在舊港和巴厘巴板行動之后,大明空軍對炮艇機的興趣越發濃厚了,決定繼續發展。
為了克服炮艇機暴露出來的脆弱、生存能力低下的問題,空軍方面打算簡單粗暴的為其加厚裝甲,使之可以頂著地面防空火力強行作戰。
在去年年初的時候,海軍認為三二式水上飛機即將落后,于是發布了下一代大型水上飛機招標項目。
今年在第一輪測評比拼中,燕京上行飛行器公司設計制造的原型機直接落選,理由是太過笨重,而且生產成本比其它幾家公司的原型機都要高。
海軍不待見,但是空軍卻覺著不錯,很有改造為炮艇機的潛力。
于是他們正準備下18架的訂單,為之額外加裝8㎜或12㎜表面硬化鋼板、50㎜防彈玻璃、雙層自封油箱,安裝一門陸軍的三七式112㎜步兵炮、兩座雙聯裝128㎜航空機槍作為對地火力。
除此之外,它還擁有機背自衛炮塔和機尾自衛炮塔,均使用雙聯裝128㎜航空機槍。
周長風嘀咕道“得,這下真成飛行坦克了。”
如果放在大戰后期,這樣的防護能力仍然不足,因為那時候20㎜高射炮、40㎜高射炮都已經普及了。
可如今列強軍隊大部分輕型防空火力仍然以高射機槍為主,30或50口徑的子彈攻擊這種重裝炮艇機就如同撓癢癢一樣。
這時候,他不可避免的想到了一個壞主意,嘴角都不由自主的上揚。
“哎,羅符,西湖級的船寬是多少”
“二十公尺吧。”
大明海軍有兩級六艘水上飛機母艦,洞庭湖級改建自昌樂級貨輪,而西湖級則是專門建造的水上飛機母艦。
這樣的話,西湖級應該可以勉強裝運這種重裝炮艇機。
到時候直接帶幾架去夏威夷,讓美國人好好體驗一下那被單方面壓制的感覺。
美軍的2hb高射機槍無法有效毀傷這種防護程度的重裝炮艇機,而28㎜“芝加哥鋼琴”高射炮不僅數量不多,而且性能糟糕,配套的k44射擊指揮儀更是遲遲沒有交付使用。
當地駐防的陸航戰斗機也同樣無法造成有效毀傷,到時候怕不是子彈打光了也無濟于事。
除了這個油然而生的壞主意之外,周長風這半個月來也考慮了其它方面的問題,努力增強明軍遠征夏威夷的贏面。
登陸作戰本身就非常復雜困難,明軍又要跨越大半個太平洋勞師遠征,那就是難上加難。
新式武器裝備的換裝是直觀的提升,但指揮控制體系的升級迭代雖不怎么起眼,可卻至關重要。
因此周長風萌生了打造一艘專用的兩棲作戰指揮艦隊想法,以最大化提升明軍登陸時的作戰效率。
歷史上大戰時期美軍就實驗性的建造了阿巴拉契亞級指揮艦,而后世比較著名的指揮艦是美國海軍的藍嶺級,兩艘藍嶺級指揮艦負責在兩棲作戰中戰場通訊中繼、情報分析、電子對抗、指揮決策。
配圖
用生動形象的比喻來說,專業指揮艦的加入就像是把普通玩家的大腦換成了職業選手的大腦,反應速度、決策好壞、溝通效率跨越式增長。
至于該怎么在現有技術條件下打造低配版指揮艦,大概就只能竭盡所能的塞一堆電臺收發機和優秀參謀人員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