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黑暗時光和意大利海軍;向菲律賓自治邦宣戰
從胡德號戰沉的那一天開始,大英帝國本土艦隊司令部中流傳出了“darkdays”的說法,形象的表明了英國人如今的心情。
皇家海軍的全部高速主力艦都不復存在,而英王喬治五世號戰列艦即便加班加點也要等到明年春天才能竣工入役。
這是何等黑暗、艱難、困窘的時光,接下來的幾個月究竟該怎么辦吶
反觀德社方面,其戰略目的其實已經達成了一部分。
作為執行高風險破交行動的戰艦,特奧多爾號戰列巡洋艦的命運從她被螢火蟲號撞擊、被劍魚魚雷機擊傷以后就已經注定了,而今只不過是延期毀滅罷了。
幸運的是,特奧多爾號所屬的1193名海軍官兵竟然無一陣亡,僅有二十幾人不同程度的負傷,可以說是奇跡中的奇跡。
工人海軍看似吃癟,然而弗朗茨號戰巡、布魯諾號戰巡、皮克號重巡仍然游弋在大西洋上。
她們當中任意一艘均有單挑一整支護航船隊的能力,誰也不知道下一支船隊什么時候會遭殃。
美國則已經在不開戰的前提下竭盡所能的幫助驅逐艦換基地、大西洋艦隊遠洋巡邏、水上飛機執行反潛巡邏等等。
皇家海軍本土艦隊司令部估計,如果美國不直接參戰,那么在接下來三個月很可能會損失150萬噸位的商船。
甚至有人有更悲觀的看法,認為恐怕會有超過200萬噸的商船沉入大西洋。
除此之外,大明海軍也在印杜洋執行航運壓制行動,雖然不像德軍那么廣泛和轟轟烈烈,可每個月也平均有幾萬噸的戰果。
明軍總共只在星洲部署了二十幾艘潛艇,考慮到輪換實際上僅有三分之一處在戰斗巡邏狀態,所以效率也還算不錯。
鑒于局面如此慘淡,已經有正米字旗老爺們的意志動搖,提議可以與德國人媾和。
他們覺得有龐大的海軍艦隊作為底牌,談判桌上還是有充足的底氣的;即便雙方最后談崩了,好歹也能爭取到一些時間。
作為首相的溫斯頓堅決反對這種想法,他公然批評這是膽怯懦弱的行為。
失敗與悲觀主義的苗頭已經出現,并且在快速生長,溫斯頓深知這樣下去要不了多久自己就會受到質疑,很可能會被迫下野。
有鑒于此,老奸巨猾的政客可不會放過任何拉攏盟友的機會,大英帝國綿延幾百年的外交策略迅速得到了體現
在大使館牽線搭橋后,英國特使來到了羅馬,與貝尼托墨光頭進行了多次洽談。
英國方面希望同意大利締結共同防御協議,核心在于意大利海軍向大西洋派出高速主力艦來攔截德軍破交艦隊。
作為交換條件,英國愿意將蘇丹的統治管轄權讓渡給意大利如此一來,蘇丹、埃塞俄比亞就連成了一塊,這正是意大利人所期望的。
實際上早在兩年前,因為警惕德社,英法兩國就已經操縱國聯解除了對意大利的制裁,以此示好。
貝尼托倒也實誠,說干就干,之后不久就主動對奧地利邊境地區發動了軍事挑釁,然而卻不出意料地被痛揍了一頓。
那次沖突的規模是師級的,已經不算小了。意大利人自己低調公布傷亡四百余人,可實際折損上千,奧地利人繳獲了不少坦克、卡車、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