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看來,安祿山已經是個死人了。既然是死人,讓他生前多風光一下,也不過是笑而不語,在一旁觀看其丑態罷了。
這些人心思之深沉,手段之老辣,哪怕方重勇也不由得感覺心寒
不過還有個問題,方重勇沒弄明白。
他急急忙忙從行李箱中找出一張繪制精美,朝廷工部所出的正規地圖,鋪在桌案上。
“何老虎,從關中到河北的路線少說也有三條。從兩京官道走去河北要過黃河,安祿山怕水不肯走,也是情有可原,這個就不說了。
但是從風陵驛過軹關到河內這條線,又快又好走,路線還短,為什么安祿山不走這條路,偏要北上太原走雀鼠谷呢”
方重勇問了一個直擊靈魂的問題。
這個問題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非常有歷史深度,如果何昌期不是個領兵將領,他還真不好回答。
從北齊北周爭霸,到隋末群雄爭霸,雀鼠谷其實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哪怕崎嶇狹窄,它也不得不成為交通要道。
因為根據兩軍對壘的格局,軍隊補給不走這里,那就沒有路可以走了
這里是臨汾盆地與太原盆地的交界處,而當年北周與北齊爭奪的關鍵,就是關于臨汾盆地的反復拉鋸
而后面隋末時期,相似的地緣產生了相似的政治軍事斗爭格局,使得雀鼠谷的戰略地位居高不下
并有唐初太宗在此一戰成名
可是之后,大唐承平百年,早就不以關內關外或者河東河北來分割政治勢力,所以地緣格局也跟著一起變了當年的雀鼠谷,如今已經變得人跡罕至雜草叢生了。
因為太原盆地的人并不需要冒險走這條路了,他們有更好走的路可以到關中
方重勇記得很清楚,似乎他前世那個年代,雀鼠谷也是人跡罕至的旅游探險之地而不是什么交通要道。
“安祿山來關中走的就是河內道,方老節帥那時候故意刁難了安祿山一番。
回程的時候,安祿山已經是二鎮節度使,他不想再被神策軍刁難,也擔心方老節帥殺他泄憤,所以故意繞路。
末將就是這么猜測的,至于事實是怎么樣的,那就只能找安祿山來問一問了。”
何昌期攤開手訕笑道,他只是站在安祿山的角度揣摩了一下。
安祿山怎么想的現在完全沒必要探究,反正這個人已經死得不能再死了。
何昌期覺得,河陽三城也是挨著黃河的,要是方有德讓手下將安祿山綁了丟入黃河淹死,再報一個安祿山深夜不慎落水什么的這個借口雖然很腦殘,但圣人為死人發聲還有什么意義呢
安祿山又不是什么根基深厚的權貴
方有德在眼皮底下殺人嘛,難道他還想不出辦法么反正事后都是一筆爛賬的
安祿山的擔憂,其實是很容易共情的,何昌期就能體會安祿山心中的那種不安。
他不走被方有德卡死的河內道很正常。
“你是說,我阿爺篤定了安祿山要走雀鼠谷,然后通知皇甫惟明,讓他派親信到雀鼠谷附近的山頭埋伏”
方重勇托起下巴陷入沉思,自言自語說道。
從北齊當年的戰略看,河北兵從井陘入并州,并埋伏于雀鼠谷殺人,真不算什么新鮮事。
比方有德派人暗殺安祿山靠譜多了路線也很近
方重勇想了想,他覺得這波埋伏成功,可謂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要是安祿山輕車簡從,或者干脆不走這里,絕對不會出事一個人坐在馬車里,誰知道里面是什么人啊雀鼠谷平日里來往的旅客也不乏其人,伏兵不可能見人就殺。
安祿山真要只帶幾個隨從往雀鼠谷趕路,反倒是安全了。
埋伏在雀鼠谷的軍隊,就是通過觀察安祿山的隊伍是數百人在一起行軍,這才判斷出他們就是要對付的人。
各種因素加在一起,宣布了安祿山走上了不歸路,這是他命中的劫數
方重勇想明白了全部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