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一大早,方重勇就來到開封城內的“武備庫”,突擊檢查庫存情況。
方重勇漫步在過道狹窄,貨架又高大寬敞的武備庫里,觀摩著李筌整軍的成果,不由得感慨專業人才的重要性。
“有點意思啊。”
他忍不住一陣嘖嘖感慨。
“官家請看,如今的甲胄,已經不同于大唐的傳統制式。
過去,都是一甲一套,基本上不會分開。
改制后,一套甲除開頭盔外,分為頭盔、胸甲、抱肚、披膊、吊腿等主要部件。
還有護腕、護膝、護頸等皮革制成的小件可以配。
像是胸甲與抱肚什么的,還可以分成兩半。前身跟背后,用的材料也不一樣,防護不一樣。
可以根據需要任意搭配。
制作甲胄的時候,也是按官家所說的流水式制作,效率大大提高了。
現在武備庫內,鐵甲、皮甲、紙甲加在一起,不少于五萬套。”
李筌自豪的說道。
為了提高軍隊的披甲率,為了應對戰爭之中的損耗。
方重勇和手下幕僚,當初就從人工數量、原材料供應、采購費等方面分析了制作甲胄的瓶頸所在,并制定了盔甲的種類和占比。
鐵片產量有限怎么辦呢?用皮甲。
皮革產量有限怎么辦呢?用紙甲。
汴州境內很多造紙的作坊,紙張供應不成問題。
將甲胄打散成零件,批量制作。將來數量如果不夠了,能護住前胸就不管后背呀!什么東西缺那就趕緊補,著急打仗了,有什么用什么。
汴州府衙上上下下都是想著一統天下,在方重勇的居中調配下,政務運轉效率很高。這兩年軍備的補充,成果可謂是有目共睹。
“看著這些甲胄,某晚上睡覺都睡得更安穩些了。”
方重勇哈哈大笑道。
當初選擇在汴州落戶的優勢,正在一點點的發揮出來。特別是奪取了淮南以后,富庶的揚州,一直在往汴州這邊輸送物料與手工業品。
還有大量的商稅。
淮南地區的經濟也在迅速恢復。
方重勇查驗了庫房,發現并沒有什么貓膩,他這才心滿意足的離開了武備庫。
他去看只是看個大概印象,盧邁會帶著專人去查賬的。在武備這方面,誰敢耍花樣,必死無疑沒有任何條件可講。
正當方重勇要離開的時候,張光晟領著一個穿皮甲的將領走上前來稟告道:“官家,車光倩副將劉文喜,特來汴州向朝廷報功。”
劉文喜單膝跪下,將手中的木盒子托舉到頭頂。
“首級?”
方重勇一看這木盒方方正正的尺寸,就知道剛好裝一個人頭。
果不其然,劉文喜大聲稟告道:“官家,去年時車將軍帶兵與賊軍激戰于臺州,賊首袁晁逃逸。我軍繼續追擊,袁晁帶兵四散奔逃。我們追了四個州,才將此獠斬殺,平息了袁晁之亂。”
終于結束了!
袁晁之亂的后續一點也不激烈,每次交戰,都沒有超過一萬人。這倒不是袁晁不想集中優勢兵力,而是他根本沒法集中,地形也不允許。
袁晁先是在臺州以北與官軍作戰,慘敗。那一戰叛軍被斬殺兩萬人,尸體把寧海那邊的一條小河都給堵住了。
袁晁逃回臺州治所臨海負隅頑抗,一敗再敗,城破后死傷無數。
接著他又帶著麾下精兵轉戰溫州、擴州、衢州、睦州,便打仗邊擴軍。最后于睦州治所以南的三河戍,被車光倩所率一萬精兵團團圍困。
最后那些所謂的“義軍”也全部戰死,袁晁在戍堡城頭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