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戰略面前,什么缺錢啊缺人力啊,都要靠后,一定要保證戰略意圖的實現!
“官家,既然如此,那下官有一策,不知道可用不可用。”
劉晏從袖口里掏出一份奏章,遞給方重勇。其實他早就想到這一茬了,只是看方重勇怎么選擇。如果對方不問,他就不拿出來了。
“買樸么?”
方重勇看完奏章,喃喃自語道。
劉晏在奏章里洋洋灑灑的說了一大通,但實際上意思就只有一個:出讓永濟渠今后十年的商稅份額(不是全部轉讓),讓汴州,以及治下其他各州的大商賈們出錢組織人手,搶修運河。
分段招標,分段投標,分段驗收,分段定運河商稅歸屬。
汴州朝廷目前收商稅,就是收的“靠岸稅”。商船在哪個渡口靠岸卸貨,那就在哪里收。而不是過一個關卡收一次。
這就是汴州商業迅速繁榮的秘密所在。
現在將永濟渠的“靠岸稅”分包出去,也就是朝廷在借雞下蛋。反正,現在永濟渠上也還沒來得及設立關卡收靠岸稅,將其分包出去,先把河道整明白了,才是真的。
那些大商賈們最后拿到的,是收靠岸稅的分紅,在承包運河疏通工程的時候,必定要鉚足了勁去修。修完不說,還要做承包口岸的配套商圈設施。
要不然,河道修好了,但是沒人靠岸卸貨,那不是白修了嘛?有收稅權,卻收不到稅,這就跟抱著金飯碗要飯是一個道理。
這種辦法在宋元已經相當普遍,并且有一個專業的叫法,叫“買樸”。沒想劉晏現在居然就已經提出來了,只是不叫這個名字而已。
“此法甚好,近期官府就對外發告示,說我們近期就在汴州最大的渡口設場地,開招標會。
定好時間,過時不候,名額嘛,第一期,限定在五個人,分出五個河段,一人分攤一段!”
方重勇摸摸下巴上的短須嘿嘿笑道。
劉晏心中好奇,疑惑問道:“官家,五個人會不會太少了,他們哪里有那么大的財力呢?”
“一點也不少了,這是千金買骨,也是貴人不能賤用。這種買樸,不愁沒人接活,放得太多,會讓那些大商賈們覺得我們很著急。”
方重勇耐心解釋道,給劉晏倒了一杯酒。既然已經達成了共識,那么此事便可以讓劉晏牽頭招標,利用民間的力量,去開發永濟渠了。
要不然,又得給百姓加稅,會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正在這時,大聰明推開書房門,領進來一個風塵仆仆,臉上都是灰的將領,居然是李光弼的副將郝廷玉!
“郝將軍不是在淮西么,怎么來汴州了?”
方重勇疑惑問道,李光弼也沒跟他說過這件事啊?
“官家,大事不好,荊襄那邊的軍隊,正在鄱陽湖西岸訓練水軍,打造戰船,似乎有些不懷好意啊。
李節帥懷疑他們有攻占江州的意圖,已經帶兵屯扎鄱陽湖東岸。
請官家定奪!”
郝廷玉一臉焦急稟告道,這一路趕來,不走水路的地段,硬是跑死了幾匹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