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張先啟賞百兩銀子,李時勉也賞百兩銀子,李時勉加右僉都御史。”
李時勉打死也沒想到,自己追尋了這么久的官運,居然就在兩篇報紙文章之中,至于張先啟,他本就是剛中不久的進士,年紀又輕所以沒有升官,但是這一封面的字,在我大明當代文人中已是傳開,此一篇文字當留青史。
他比李時勉圓滑,官運亨通不是問題。
“瞻墡,做的很好,朕暫時就不賞你的,印刷安排下去,明日要發出來,報紙走運河先送往順天府。”
“陛下,印刷首頁的名字難度較大,需要重新根據張先啟的字做模板……”
“所有的工匠歸你調配,但凡有不從者,隨你處置。”
“謝陛下。”
朱棣又接著說:“呂震,你先去準備著,瞻墡印刷報紙的事情做完馬上跟呂尚書準備皇城閱兵事宜,不得有誤。”
朱瞻墡無奈,這是給自己安排的輪流轉啊,昨晚一晚上基本上就沒怎么休息。
但是現在馬上有戰事,諸事緊張,自己不用上戰場,其他人可都是忙著出發,大家也都沒空下來,自己留在皇城內跑跑也是應該的。
坐上馬車就先去安排印刷的事情,讓林苗跟在自己身邊,林苗負責報紙這些事情必須熟悉,而且得讓關鍵節點的人知道自己是林苗的后臺,不然林苗一個平民身份容易被人輕視。
今天所有的事情都是緊趕慢趕,工匠們得按張先啟的字重新制定印刷模板,因為這些字不是規整的文字,所以得特殊定制。
工匠們不敢懈怠,每一下都小心翼翼,臨近確定的時候,朱瞻墡又在報紙上加上了幾日后皇城閱兵的消息。
安排好事情,監工就交給了林苗還有馬巷,自己則馬不停蹄的趕向了皇城門口。
禮部尚書此時正在皇城門口,邊上的官員拿著圖紙,幾人正在指指點點。
“五殿下。”
幾人恭敬的給朱瞻墡行禮,朱瞻墡開口就問:“呂尚書,現在到哪一步了?”
“殿下,城門口的主街街道準備再拓寬一點,我們正在商量,是否拓寬。”
“若是拓寬時間來的急嗎?”
“只是這一段路的話應是來得及的。”
朱瞻墡微微思考:“那就拓寬吧,皇城閱兵,軍隊兵士準備的如何?”
邊上的幾位官員對于朱瞻墡來到之后這近乎上級對下級的態度有些不爽,但是呂震知道朱瞻墡是皇帝命令來的,今日忙的很,沒心思搞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呂震恭敬的說:“兵士們為了皇城閱兵已經訓練半月有余,都是精挑細選的兵士,身家底子也清白,雖然倉促但是無大問題。”
談到這里朱瞻墡環顧了皇城門口一圈說:“呂尚書此次閱兵只用應天府兵士,還有從今天開始整座應天府戒嚴,實行宵禁,任何進城的人查驗仔細,各城門入口加派軍隊。”
“殿下,宵禁需要陛下同意。”
“等會就會有人與陛下匯報,得了允許之后呂大人再分任務下去就好了。”
“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