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范寧將靈感絲線投入一排排燭臺,他身邊浮現出一道道人影。
禮臺上的樂手也越來越多,樂器和座椅譜架接二連三具象而出,儼然成了一幅小型排練現場的景象。
“你又不是第一次造訪此處,怎么面部表情這么豐富”
臺下第一排長椅,范寧的右手邊是希蘭,她奇怪地問著自己再右手邊的瓊。
“可是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大的陣仗。”瓊撐著椅面,雙腿離地晃蕩,臉上一幅“有趣”的表情,“五、十、十五,快二十了,卡洛恩,你為什么可以負擔這么多無知者的聯夢我們是不是馬上可以在移涌秘境中演奏交響曲了這會不會出現什么極度有趣的神秘事件”
“你想多了。”范寧搖了搖頭,“我的能力目前勉強能在各聲部湊齊一個或兩個樂手。”
雖然湊不齊嚴格意義上的交響樂團,但在這里能更好的控制音量與音色比例,效果上倒是不差。
在范寧的計劃中,這里之后會用來對舊日交響樂團的各聲部首席進行專訓,人數正好差不多符合自己的極限。
這樣抓住關鍵少數,再在醒時世界以點帶面求突破,樂團曲目的排練效率就會非常之高了。
正是有這么一個手段,他也才有底氣讓樂團今后排出大量的曲目,實現音樂會或唱片灌錄的高產。
要想賺到更多的鈔票,要想將名氣打出去,排名沖上去,讓自己旗下藝術家的“格”迅速提升,質量必須高,數量也必須大
卡普侖的表情則是異常興奮。
“我發誓我從來沒經歷過這么奇幻又有趣的事情,范寧教授,您待會一定要授權讓我想象出一臺鋼琴彈彈,或者讓我上去按按高處那臺管風琴的鍵盤”
相對于臺上的應試者,他不僅感到新奇,還少了即將接受審視的緊張,要不是范寧強調了他的副考官身份,這家伙估計要起身把教堂的每個角落打量個遍了。
在20位參加終面的樂手,帶著樂器各就各位后,范寧朗聲開口。
“各位,祝賀你們通過前期的簡歷篩選和初面,歡迎你們最后來到這個有趣的夢境。”他的嗓音在教堂空間內層層回蕩。
大部分樂手的目光本就集中在臺下聽眾席幾人上,此刻盡皆屏息站立,面露敬畏之色。
“很多樂迷或同僚們都知道我是一個神秘主義者,那么這場夢境是一個小小的神秘學暗示手段,不用太過拘束,就當現在是一次普通的面試哦,我忘了,正常的面試也同樣讓人緊張,那就不做這種不切實際的建議了,你們抖一抖也沒關系。”
好幾個人笑了起來,覺得心情有所緩解。
但更多人馬上意識到,緊張的主要來源并非這個教堂,而是一份薪資遠遠突破了頂端中產的工作,一份能為自己藝術生涯帶來光明前途的工作,目前近在咫尺又尚無定數。
“它會有一定的淘汰率,但這并未浪費大家的差旅和時間成本,而且,我保證,能走到這一步的人不會空手而歸”范寧說到這神秘一笑,“我會給每一位面試者一些點撥,以及靈感上的深度啟示,大家明日起床拿起自己的樂器后就會感覺到自己的變化”
說話之間,眾人眼前的樂譜上緩緩具象出帶音符的樂譜。
那是一些他們熟悉的作品片段。
卡普侖按照預先安排作出說明“第一部分是指定片段、第二部分是自選樂曲、第三部分則是合奏,大家待會將看到一份由范寧先生即興改編的吉爾列斯管弦樂作品,當然,配器上與在場各位的樂器相匹配,以綜合考量大家的視奏與配合能力”
“伊妮德小姐,您的第一部分考題在您前面的譜架上,尼曼第一鋼琴協奏曲柔板樂章的豎琴聲部”
緊張有序的測試馬上開始。
每一個在夢境中演奏應試者都驚訝發現,雖然自己的手指或氣息控制機能方面,似乎和醒時世界在同一水準,但卻不是完全等同的,某些音色把控、樂句理解、表達思路等細節的處理更容易“靈光一閃”地突破。
音樂演繹首先要能打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