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合唱指揮克拉克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鋼琴前的綠裙少女伊麗莎白卻是疑惑歪頭思考。
范寧教授為什么不用鋼琴上課,也不教他們學習五線譜呢
“很好。”范寧贊許點頭,“那么,前排哼唱民歌的同學們,請你們先試試能不能跟著自己的手勢去唱”
“至于在左中右區域的大家,還是各自跟著我記一組音,但這次有8個,請大家以手勢配合”
在范寧的靈感傳輸下,三個五分鐘后,隨著范寧手中預備拍下落,一支長度僅有節、節奏舒緩方正的四聲部合唱片段在教室內響起。
“doi”“xire”“doi”“xii”“fado”“ido”“rexi”“doido”
一列在前世被稱作“卡農進行”的實用和聲列15634145,在人聲吟唱中卻帶上了幾分神圣的莊嚴行進感。范寧依舊作了轉位處理,讓各聲部線條得以級進得更加平滑易記,在這樣三個聲部構成的柱式和弦之上,是一支搖曳著溫情和暖風的懷舊歌謠。
兩名優秀的專業生則看到了更多的東西,當每個聲部群體有人快不記得下一個音符是什么時,身旁人的手勢讓他得以記起并跟上,而自己清晰記得的片段,又用手勢提示了他人也有更危險的意外,但是,臺上的范寧還有兩只手。
“從最初算起也就半小時的時間,沒有任何理論基礎,僅僅唱歌有點天賦的50多人,四聲部的配合演繹,第一遍合唱,直接順了下來”克拉克驚呆了。
要知道合唱和獨唱并不是一回事,有很多嗓音條件和音感不錯,平常唱歌唱得天花亂墜的人士,一和別人同時演唱不同的音高或節奏,就被帶偏了。
合唱也和齊唱不一樣,齊唱的意思是所有人唱同一條旋律,有時男女相差一個八度,本質上和獨唱的音樂素材是一樣的。
而這里是四個聲部。
克拉克自然聽出了很多瑕疵,還有很多切換和弦時后知后覺進入的聲音,但偏偏就沒有亂套,沒有中斷,就這么有驚無險地順下來了。
“你們真的太可愛了。”節結束,范寧由衷地贊許道。
可愛好幾位少年少女聽聞這句鼓勵表揚后怔怔出神。
從稍大一點的記事時光開始,他們的生活中就充斥著千篇一律的勞動、疲乏、困倦,充斥工廠主與領班的呵斥與威脅、生活則是遍布繁重的家務農忙、債務疾病、衣食算計、兄弟姐妹的夭折以及父母的眼淚、抱怨和責罵。
活在這個世上,還能被說可愛的嗎
人,不就是機器的燃料或土壤的養料嗎
腦海中回響的音樂浸潤著枯萎的精神園地,委屈似有了傾訴的地方,眼角濕潤,鼻尖發酸。光線浸潤著空氣,滴落在臉龐,流淌于皮膚,灰白世界濾鏡被移走,一切恢復了其該有的斑斕色彩。
“我剛剛開了個頭,從現在開始,你們按照這個上面的內容,對他們進行教學,陸續還會有兩三個音院同學來幫助你們上面的八個單元,約一周一個,直至新年前夕,每完整一個單元我會來驗收一次成果,平時我也會經常過來。”
范寧給克拉克和伊麗莎白兩人遞過去兩本教材。
是印刷物,但來源于范寧親自手寫,比之前的和聲學導論講義要厚。
這本傾注了范寧大量精力的教材,來自于前世的“柯達伊教學法”體系。
克拉克和伊麗莎白湊著翻閱交談,越看越覺得驚奇。
范寧教授編的這本合唱教材,前面竟然一大半都沒有五線譜,也沒有鋼琴伴奏
這完全顛覆了學院派的教育常識
五線譜直到第六單元才出現,鋼琴伴奏直到第七單元才出現,而第八單元,直接就是一首作品,似乎是他們沒見過的新作,不清楚是純合唱作品,還是什么片段,它需要用到男聲三重唱、女聲三重唱和一個大型合唱團。
難道是為新年音樂會準備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