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陛下”
送樂譜的神父看著對方的反應愣住了。
“快,就近請斯韋林克、席林斯、多米尼克三位大師過來,還有,把圣珀爾托愛樂樂團的音樂總監加利尼茨大師也請過來”
“好,好的。”神父行了一禮疾步出門。
教宗整個人靠回座椅,重重地深呼吸幾次才接著
表情就像一位極限憋氣后剛剛露頭的潛水運動員。
他剛剛感覺整個靈性似乎差點被慈悲經開篇的五聲部合唱給引燃了并不是慣常所想象的什么激情或熱血,而是一種蕩滌著神性的“悲慟之火”
雖然教宗現在已經反應過來,這只是一段引子,而且從速度表情上看它應該屬于“柔板”,但是那開篇簡直是一聲直擊靈魂的祈求和吶喊,他確定在那一刻見到了主的形象,見到了她在萬千苦痛中墜落熄滅,履行起她為信眾贖罪所立的約,強烈的光線直接照亮了受刑受難的黑暗深淵
陸陸續續地,辦公室的沙發和藤椅上坐了幾道身影。
大家分別輪換看起了b小調彌撒的五部分總譜。
“這個開篇的賦格主題可以說是千錘百煉,無不用典。”接過教宗手中慈悲經的斯韋林克大師也是開篇被驚到了,這位八十多歲高齡、雖沒在教會擔任實職主教但也盡享榮譽的老人,此時簡直是一個音符一個音符地作著分析。
“諸位看這個合唱引子過后的賦格主題,第一部分是4個一模一樣的反復xi音,這個對應圣體圣事中的吟誦;第二部分的8個音,4音2組構成迂回的楔形模進,這是祈求;第三部分的6個音符出現了升降號,下行滑落,半音進行,這是悲慟的嘆息;第四部分,旋律突然出現了小六度的向上大跳,從升直接到,這是對主的榮光的驚嘆”
“這樣一條千錘百煉的旋律,用賦格的手法在各個聲部間交織模彷,但作曲家此時仍做了克制,先是用一段純器樂來呈示,然后才過度到人聲賦格,最終形成了一個宏大的、有五個間插段的結構,可想而知這會對聽眾造成如何震撼靈性的效果”斯韋林克說到最后連連感嘆。
雅寧各十九世邊聽他的分析、邊和自己的直觀感受作印證比對,心中的暢快越來越強烈,感動也越來越強烈。
簡直開篇就是一個奇跡一個深沉的奇跡
他是一位高靈感的鑒賞者,但本身不是職業作曲家,此時叫這些大師過來,正是想在自己研習的同時,盡快讓他們幫助把其中蘊藏的奧秘和神性全部挖掘出來
“是常規彌撒結構吧”圣珀爾托愛樂樂團的總監加利尼茨大師邊翻邊看向他人。
“對,是常規彌撒,原原本本的五段儀式結構,沒有增添。”歌劇大師多米尼克點了點頭。
“但實際上很不常規。如此恢弘的篇幅,如此多的細分結構。”席林斯大師陸續翻了每個人手中的目錄,“慈悲經三個部分、榮耀經九個部分、信經九個部分、圣哉經四個部分、羔羊經兩個部分我十分同意斯韋林克大師無不用典的評價,譬如我手上這本榮耀經,幾乎就完全復現了第3史的古修士們拜請不墜之火神力的17條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