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創作生涯中的最后一部作品,不為任何指定樂器而作,僅表現純粹抽象的音樂關系。
也是穿越前的范寧最后在音樂會上聽到的那次現場
“神之主題的確也只有它的主題配得上如此稱謂。”
22條千變萬化的賦格曲,盡皆基于一條極為簡單的d小調主題發展而來,以有限的素材和靈感,發掘出了對位法寫作的所有可能性。
最重要的第22條終曲,僅僅處于未完成狀態,就已經讓巴赫穿過了穹頂之門,如果說寫完的話
為什么會未完成呢
這座燈塔f先生千方百計想滲入的燈塔坐落在失常區深處,與“x坐標”隔岸相對的燈塔
在解答了相當多的困惑后,范寧不再能去思考由此衍生出的更多困惑,他的眼前出現了大片大片的黑斑幻覺,在窒息的狀態下,用盡最后一絲力氣,劃開了已經完全褪色、只剩一張干凈亞麻布的畫框
嗤
里面露出了一扇好像是彩窗狀的事物。
他沒有細看,直接撞了進去,跳了下去。
呼吸突然一瞬間通暢了,但是,體力已經油盡燈枯,僅僅不到兩米的高度差,他先是雙膝跪地,然后側身完全跌倒。
撲通
“哈哈哈哈哈哈哈”
蓬頭垢面、衣衫破爛、裹著厚厚黏液的范寧躺在地上,先是訝然的笑,再是身心俱疲的笑,最后是徹底釋然的笑。
“羅伊也祝愿您此行順利很多時候,在遠行終點等待著人們的,沒準就是自己早已相逢的事物依我看,重新發現自我的過程說不定就是朝圣的意義呢”
在阿派勒戰區開設告解室時,羅伊小姐最后的那句祝愿,想不到以這么一種離奇的方式實現了
遠在北大陸為了舊日交響樂團的人員招募而進行“夢境面試”時,所意外發現的外界那層厚厚的不明生物組織
范寧的心臟在重重跳動,意識陷入無邊的晦暗。
被扭曲崩壞的千瘡百孔的記憶亟待重新愈合,秘史千頭萬緒,糾纏虬結,重臨失常區的天國也許是更遠未來的注定宿運。
但至少在明日,他將回歸塵世。
現在,他累了,眼皮失去控制地逐漸合攏。
金色的氤氳霧氣、色澤閃耀的管風琴、整齊的長條紅木椅、擺滿蠟燭架的廊臺、飾有弧形石膏線的廊柱、植物紋樣的厚重垂簾、透出微光的穹頂天窗
最后一刻,范寧的視線在指揮臺上歸于閉合的黑暗。
那里靜靜插著自己此前從“裂解場”底部向“后室”扔出的指揮棒。
朝圣告一段落。
這里是啟明教堂。
第四卷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