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也叫康熙心中生了好一番感慨。
果然人心是很容易被鼓動的,且在那個環境當中,被鼓動而不自知也是常有的事。
索額圖現如今開始做一些鼓動人心的事情,為的就是叫太子擁有更大的權柄和人脈。
可他們都不想想,胤礽已經是太子了,又有這么多的世家重臣支持,這朝中還能平衡嗎
如今的形勢下,太子做任何事情都一呼百應,對的決策一呼百應,錯的決策也是一呼百應。
他已經授意太子不要跟索額圖走太近,可太子就是不聽。
在他心里,皇阿瑪有許多兒子,而索額圖只向著他一人。
康熙默默將卷宗合上,嘆出一口氣來。
果然太子還是想壯大自己的力量,掌握更多的籌碼和話語權,并不想只依附于他這個皇阿瑪一人。
說起來,孩子們都大了,也沒有誰單純想指著自己的恩寵活著了,聽說就連十四都去跟老八交好了。
依著當初的約定,這件案子順利辦完后,康熙還是獎賞了太子,至于涉案人員還是要等過完年后再行處置。
得到賞賜的太子心情不錯。
對于他來說,這份賞賜不光是玉器珍寶這么簡單,更重要的是臉面。
監國這么多年的太子若是在這事上輸給了直郡王那個莽夫,那他這個太子也不用混了。
太子將康熙賞下的東西分給了這次幫著他出力的三爺、四爺和十三,然后又請殷陶過來毓慶宮一趟,單獨給了他兩樣玉器。
“這次案子能辦得這么漂亮,還是多虧十二弟出力。大冷天的為著這事出宮跑了兩趟,實在辛苦。”
四爺并沒有給自己攬多少功,而是將殷陶和托合齊為案子做的努力一一告訴了太子。
孔尚任寫書一事,太子聽了以后也是一陣兒后怕。
要是真的叫那本名為通天榜傳奇的話本兒傳揚出去,后果不堪設想。
即便皇阿瑪知道這兩人是冤枉的,但因著風波鬧得太大,之人過多,也依然會懲處李、姜二人。那他這一次對上老大,也不能說是全勝。
今日過來給殷陶奉茶的太監是殷陶從未見過的,殷陶抬頭多看了幾眼,這小太監便領回了意思,對著殷陶行禮道“奴才李春徊請十二爺安。”
太子道“是個新提上來的奉茶太監,難怪你不認識。”
太子說起這話有種淡淡的傷感,殷陶也想起之前康熙曾經發落毓慶宮宮人一事,也覺得太子近來過得尤其有些艱難。
近來關于太子也有一些不好的傳言,說是毓慶宮里的小太監都生得太過風流白凈,和其他皇子身邊太監不同,便有了太子好“男風”的傳言。
說起來,毓慶宮里的宮人們也是涇渭分明。
哪些是康熙挑來的,哪些又是太子挑來的,殷陶一看便能知道。
康熙挑來的小太監大都老實得不像話,就差把“忠實厚道”四個字頂到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