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爺手上工作不少,手上最急的是理藩院奏報的關于青海用兵之事。
康熙和四爺聊完了正事,轉而又問起關于給十二選福晉的問題。
四爺思忖片刻,對著康熙回應道“兒臣以為,十二弟同馬齊大人家中六姑娘更是合適一些。”
十二弟是聰明通透之人,完全用不上找一個太過強勢的福晉,此時看起來有些平平無奇,只是因為他想守拙,并不像攪和到是非當中。
等到十二弟出宮開府后,憑著自己的智慧就能闖出一片天來。
四福晉也是個主意大的,有種滿人姑奶奶當家做主的性子在身上,四爺在這方面吃了不少苦頭,自然不希望十二弟再走自己的彎路。
康熙瞬間高興起來。
他這幾天就十二的婚事問了這么多人,終于有一個和自己想法達成一致了。
難怪他這么喜歡用老四辦事呢,這個孩子的思想是跟他有相似之處的。
四爺走了以后,康熙便叫魏珠傳喚了十二。
康熙覺得自己的這個兒子很是可憐,索額圖等人針對他,直郡王不待見他,現在連榮妃母子都欺負他。
定嬪已是一宮主位了,榮妃還能瞧不起定嬪母子,這說明了光給萬琉哈氏晉位是不夠的,要想提一提十二身份,還需要從很多地方著手,給十二多加一些籌碼,才能改變那些人從前根深蒂固的觀念。
他的十二阿哥,曾經被這么多人傷害了,還能依然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對自己和太后又是發自內心的孝順,這樣的孩子是在難得。
這個時辰上書房已經歇課了,康熙見十二走了進來,老遠便對他招手道“老十二過來坐。”
殷陶給康熙行了個禮,坐到康熙指定的挨著“龍椅”不遠的位置。
康熙把兩個姑娘的基本情況對殷陶一說,問道“老十二看著哪個姑娘更好一些”
這是康熙要給自己挑福晉了么
殷陶突然在心下生出幾分感動。
聽說古代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很難得康熙作為一個帝王還要詢問自己意見,十爺當初被指福晉時便沒這個待遇。
殷陶和康熙一樣,選擇了年紀小的那個姑娘。
這兩位姑娘身世一樣,既是同父同母,想必容貌也差距不大。
殷陶已經是皇阿哥,也算是權貴生物鏈頂端的人物。他穿越后的身份家世已經夠好了,所以對于未來福晉的家世并沒什么太多的要求,只要他一個人有俸祿和內務府供給就可以做到全家不餓。
殷陶對未來福晉的容貌要求也并不高,只要端正大方即可。
殷陶對于未來福晉的家世和容貌可以不做要求,但性格和人品對于他來說卻十分重要。
其他的還好說,關鍵是性格絕對不可以太要強。雖然女生要強些也沒什么不好,但若是要有一個跟妯娌們相處起來掐尖要強的福晉,跟他如今的人設是很不相符的。
富察家的嫡長女大可以去旁的需要她的人家發光發熱,但在他這里是的確不適合的。
他要的福晉最好通透一些,如果做不到通透,低調一些也是好的。
就像當初他勸十爺的話一樣,未來的福晉其實不必事事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