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盒是做工精美的方正銅盒。銅盒的正面寫著德勝門三哥瘦金體大字,文字俊秀而充滿文韻。背面則是雕刻著微妙微妙的江南妙齡女子。
打開銅盒,有些心疼的看了眼存貨,打火機這等高級物品定然是沒有的,老人家從懷里掏出火折子,自顧的點燃了一根。
見到縣男和葉兌先生開始吞云吐霧起來,幾個武夫意識到中場休息時間到了。
像是常茂和虎二這等應天來的老人,自然是有軍供煙抽的。文人挑燈夜戰,需要來上一根提提神,他們武夫自然不能免俗。
夜間站崗時,若是困得哈氣連天,在吸煙室抽上那么一根,不消片刻就能提神醒腦,讓人精神好幾個時辰。
不過常茂他們的煙雖然也叫德勝門,銅盒的做工卻不似葉兌老先生那么精細,正面鐵筆銀鉤寫著幾個肅殺的大字,德勝門。
背面則是披戴著鎧甲,手持長槍的漢族男子。旁邊雕刻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幾個小字。
坊間傳言,這些字都是吳國公親筆。
朱振為何能在姑蘇出來,便立刻做了盱眙縣男。
這跟朱振的手段有莫大的關系,朱振在與沈醉相識之后,立刻通過沈家的關系建造了煙草作坊,并通過郡主的關系聯系上了朱元璋。
愿意拿出六成利潤交給朱元璋,希望那些在朱元璋的轄區內,煙草專營。
朱元璋看不起商人不假,但是若這銀子不部分放進自己口袋,朱元璋自然不會小氣。況且人家在為自己兒子的死活奔走,才要四分利,這是典型的忠臣啊。
如此忠義之臣,朱元璋如何小氣的起來,大筆一揮親自寫下了朱振要求的字不說,而且還慷慨的答應朱振,煙草生意準許朱振家族世代經營。
所以朱振的香煙迅速風靡朱元璋的應天,張士誠的姑蘇,陳友諒的漢,甚至連北元都開始偷偷摸摸的派商人到南方來購買。
那些大都的貴族們,對于江南的戰亂每日煩躁不堪,可每當抽上兩根香煙之后,就感覺一切煩惱都不見了。
常茂自顧的點燃了一根,將香煙叼在嘴里,猛吸了一口,頓時感覺頭暈目眩,卻又裝出一副很爽的樣子。
虎二掏了半天,原來身上的存貨早就抽完了。從常茂懷里搶過煙盒,給自己點了根,又問劉青山抽不抽。
劉青山起先聞著嗆人的氣味,猛烈的搖頭。
待見一群人吞云吐霧甚是享受,又有些嘴饞,朱振吩咐姚天禧,給拿去了一盒。
事實證明,男人抽煙根本不需要別人去教。
劉青山學著朱振的樣子夾著煙,一會兒的功夫就吸了起來。
只是第一次吸煙,確實嗆人的很,嗆得臉都開始發紅了,人還一陣陣咳嗦。
在韓徵看來,此等行徑,實在是丟盡了讀書人的風采,只是葉兌老先生德高望重,他又不好說些什么。
只能好奇的問道:“葉兌老先生,此乃何物?”